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学教案 第4页

数学教案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1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05)192
教学目标    (1)把握“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这一重要定理;    (2)能运用定理证实不等式及求一些函数的最值;    (3)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对不等式的结构的分析及特征的把握把握重要不等式的联系;    (5)通过对重要不等式的证实和等号成立...

数学教案 函数单调性与奇偶性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05)183
教学目标     1.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概念,把握有关证实和判定的基本方法.    (1)了解并区分增函数,减函数,单调性,单调区间,奇函数,偶函数等概念.    (2)能从数和形两个角度熟悉单调性和奇偶性.     (3)能借助图象判定一些函数的单调性,能利用定义证实某些函数的单调性;能用...

数学教案 复数的加法与减法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05)182
教学目标    (1)把握复数加法与减法运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加、减法运算;    (2)理解并把握复数加法与减法的几何意义,会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能初步运用复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4)通过学习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培养学生的数形结...

数学教案 立体几何教案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05)192
1、空间一点 位于不共线三点 、 、 所确定的平面内的充要条件是存在有序实数组 、 、 、 ,对于空间任一点 ,有 且 ( 时常表述为:若 且 ,则空间一点 位于不共线三点 、 、 所确定的平面内。) 2、若多边形的面积为 ,它在一个平面上的射影面积为 ,若多边形所在的平面与这个平面所成的二面...

数学教案 点到直线的距离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05)20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掌握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及其应用,会用点到直线距离求两平行线间的距离;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等数学能力,数形结合、转化(或化归)、等数学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方法以及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  (3)引导学生用联系与转化的观点看问题,了解和...

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圆锥曲线最值问题的求解》集体备课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05)174
一 、定义法(最短路径)对于求距离和的问题,要结合圆锥曲线自身的特点,巧妙地利用定义,解决距离的最值.例1:已知抛物线 ,定点a(3,1),f 是抛物线的焦点,在抛物线上求一点 p,使|ap|+|pf|取最小值,并求的最小值。:  分析:利用抛物线的定义把到点p到抛物线准线的距离转化成点p到焦点的距...

数学教案 排列3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05)180
10.2 排列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能把一些简单问题中的具体的计算“个数”问题转化为排列,以及排列数的计算,从而解决一些简单的排列问题.教学过程:【设置增境】  问题1 什么叫做排列?  问题2 什么叫做排列数?排列数的公式是怎样的?  (由一名学生回答,教师纠正,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从分析具...

数学教案 《必修数学1》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05)190
1.1集合(约4课时)1.       集合的定义与表示(1)    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定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2)    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   &nb...

数学教案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2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05)191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第二册(上)“不等式”一章的内容,是在学完不等式性质的基础上对不等式的进一步研究.本节内容具有变通灵活性、应用广泛性、条件约束性等特点,所以本节内容是培养...

数学教案 点到直线的距离教案2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05)18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和掌握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及其应用,会用点到直线距离求两平行线间的距离.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等数学能力,数形结合、化归(或转化)、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数学应用意识. 3.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探索问题的方法,以及用联系的...

数学教案 不等式教案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05)192
1、 ( 、 )。 2、 ( 、 , )(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 3、若 、 、 且 ,则 (真分数的分子分母加上同一个正数,值变大)。 4、若 、 、 且 ,则 。 5、 。 6、一个重要的均值不等式链:设 ,则有 (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 7、若已知条件中含有...

数学教案 交集、并集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05)187
教学目标:    (1)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    (2)把握有关集合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3)能用图示法表示集合之间的关系;    (4)把握两个较简单集合的交集、并集的求法;    (5)通过对交集、并集概念的讲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能力,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