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教案 第5页
语文教案 第5课《童趣》导学、例析、训练立体教学案
(建议安排2课时)[学习导引] 《童趣》通过回忆童稚时代的几个趣事,表现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告诉我们人生是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怎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它的态度,我们要善于感悟,从中获得物外之趣。这是我们第一次学习文言文。同学们在学习本文时首先应扫清本课在读音上的障碍,给生字注音标调,将课...
语文教案 《献给母亲的歌》八下9
献给母亲的歌 汾西三中 刘晓燕 【三维目标】 1. 多侧面地认识母亲,培养孝敬母亲的感情 2. 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情感。 3. 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 【教学重点】 多侧面认识母亲,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教学难点】 ...
语文教案 四合一”教学模式《伤仲永》教学设计
四合一”教学模式 伤仲永(预案、教学案) 章节(单元)第一单元 课题:伤仲永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常见文言词的意思。 2.能够顺畅朗读课文,提高准确翻译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多次阅读课文,理清思...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提纲
第六单元复习 一、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 蕃、甚、妖、蔓、鲜、劳形、 二、作者的掌握 让学生运用表格把作家、作品、作者朝代、对作者评价、名言名句罗列出来,以便于记忆。 三、写法的复习说 《陋室铭》1、赋、比、兴的艺术手法的运用。2、还运用了如引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3、...
语文教案 语文:第六单元复习教学案(苏教版七年级下)
【重点难点提示】重点、难点提示1.欣赏、背诵名家诗词,陶冶自己的精神情操。2.品味、积累名篇名句,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初步领会诗歌托物言志的特点和比兴手法的运用。考点指要1.感受诗词中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2.品味诗词凝炼、生动、含蓄的语言,从中受到感染。3.学习在写人、记事中抒情,写出真情实感...
语文教案 14.《美猴王》导学案
标 题14《美猴王》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古代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2、学习小说中塑造艺术形象的表现手法3、体会本文语言通俗,简洁,生动的特点学习重点:了解作者如何通过动作、语言描写成功塑造一个集“猴”、“神”、“人”特点于一身的艺术形象的。学习难点:美猴王到底“美”在什么地方?学习内容t学习要求一...
语文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人教七上26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本文的思想内涵; 情感与价值目标:3、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
语文教案 口语交际――自荐担当志愿者
课型:活动课 教学目的与要求: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社区招募中应知的知识; 2、培养学生在社区招募中如何运用恰当的知识推荐自己;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践中恰当地运用所学口语交际知识。 教学方法:实践法 学法:实践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论指导。...
语文教案 第26课《郭沫若诗两首》导学、例析、训练立体教学案
(建议安排2课时)[学法引导]学习这两首诗,首先要了解这两首诗的写作背景,及诗人1921年写这两首诗时的经历和思想情绪,准确把握这两首诗的主题。联想和想像的运用是这两首诗的一个学习重点。这两首诗都选自郭沫若的诗集《星空》,它们的结构、手法、情调都颇为相似,但描写的具体景致不同,由此唤起的联想和想像也...
语文教案 23 登上地球之巅
23 登上地球之巅 [学生现状分析]城市里的孩子接触面广,视野比较开阔,对登山这类运动并不十分陌生,但是较多的孩子不太理解登山的意义,再加上中国传统教育所说的“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的思想的潜移默化,中国人普遍缺乏冒险精神,对登山运动知之不多,这既是学习本文的一个契机,也是学习本文的一个难点。[教...
语文教案 《苏州园林》第二课时人教八上
一、教材分析:《苏州园林》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的讲读课文,这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准确把握了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原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苏州园林闻名中外,设计者与建筑者别出心裁,因此特色鲜明。而本文作者另辟蹊径,异中求同,牢牢把握住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这一特征,从总体上介绍,顺畅自...
- 最新文章
-
9秒前
49秒前
50秒前
4分钟前
1天前
- 热门阅读
-
- 研究报告 蚂蚁花呗市场研究报告
417 浏览范文大全
392 浏览政治
353 浏览语文
336 浏览语文
278 浏览语文
- 研究报告 蚂蚁花呗市场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