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教案 第3页

语文教案 2022年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2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8-31)203
 九、(广东非课改)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6至9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

语文教案 三棵树教案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8-31)224
【教学目标】1.掌握“郁郁寡欢、登堂入室、夷为平地、残垣”等生字词的注音及释义。2.认识树与人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理解“树”在文章中的象征意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对“树”的象征意义的理解。难点:文章诗意的语言和感伤的抒情基调。【课时安排】2课时。【预习要求】1.通读全文,掌握生字词,扫清阅读障...

语文教案 2022届中考语文作文辅导复习4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8-31)204
第7课时  让细节生动起来考点解析细节,是刻画人物、展开情节的细小环节。细节描写,是指用“画龙点睛”的方法,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某一特征作细致、具体的描绘,以达到“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描写手法。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一个好的细节,可以起到“窥一斑而略知全豹,以一目而尽传精神”的奇妙作用。一篇文章...

语文教案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8-31)195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一)整体感知这是一篇短小精悍、逻辑思维较强,融基本知识、思想内容、现实借鉴为一体的优秀作品。文章选自《战国策•齐策》。本文着重写齐相邹忌以自身生活中的小事设喻,劝说齐王必须以广泛听取人民的意见作为施政依据的故事。既表现了古代志土(邹忌)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

语文教案 中考语文 通假字归纳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8-31)208
第三节  通假字归纳中考通假字归纳例句本字通假字解释七年级项为之强 《童趣》强僵僵硬不亦说乎 《论语》说悦高兴诲女知之乎!  《论语》女汝你是知也 《论语》知智聪明一切乌有 《山市》乌无没有裁如星点 《山市》裁才 尊君在不 《陈太丘与友期》不否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扳攀牵贤于材人远矣。 ...

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藤野先生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8-31)182
1.藤野先生一、导入复习有关《朝花夕拾》的知识。学过鲁迅的文章顺序是《阿》《从》《藤野先生》,作品是按照作者成长的经历来排列的,《朝花夕拾》是一本回忆散文集。二、简介作者留学目的。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xx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

语文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案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8-31)202
⊙总体构思:《废墟的召唤》是本单元第三篇课文,也是继《家》之后第二篇精读课文。此时,学生对议论性散文的特点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这篇课文是作者在历史的遗迹面前发出的饱含赤子之情的深沉呼唤,表现了作者忧天下之忧的爱国情怀,内容较前两篇课文稍深一些。学习这篇文章应使学生在课文内容的启迪下,观察生活,认识历...

语文教案 智取生辰纲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8-31)249
教学目标:一、了解作品的双线叙事线索的结构艺术。二、分析杨志和晁盖、吴用等人的形象特点,掌握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三、学习本文环境描写的艺术手法。教学设想:《智去生辰纲》选自《水浒传》情节简单,因是用古代白话文写作的,通俗易懂,所以学生在理解文意上没有太大障碍。只是需要对杨志的经历作必要的介绍...

语文教案 《我的母亲》导学案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8-31)204
一、文本解读《我的母亲》是新课标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讲课。作者是我国著名学者胡适。原文选自《胡适自传》,是《四十自述》中的一个章节,体裁是一篇传记。文章记叙的是作者中年时回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经历,表现母亲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宽容隐忍、仁慈温和而又很有...

语文教案 张衡传教案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8-31)208
《张衡传》教案一、教学目标(一)了解张衡一生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二)掌握常用文言实词,弄懂一些专指词语,疏理文言否定词。(三)学习记叙和说明相结合的表达方式。二、难点、重点分析(一)难词难句解释。(1)从容淡静:从容,举止行动,《礼记•缁衣》:“衣服不...

语文教案 《说“屏”》13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8-31)214
《说“屏”》教案                  田  萍教学目的: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会作者对屏的感情。2 体会本文生动富有文采的说明语言 。3 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1体会文章诗情画意的说明语言。2 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对传统...

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套第二单元备课参考资料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8-31)224
第二单元 散文诗:作家:高尔基,泰戈尔,郑振铎,屠格涅夫特点:象征手法(托义于物)   短小精悍(篇幅)      抒情性强    第六课 雪 鲁迅 散文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