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正文内容

教学设计 抛物线概念建构学习的教学设计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20)教学教案220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主体的感知,认为数学知识不能从一个人复制到另一个,而是个体在原来已有的知识结构以及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主体的感知、探索、交流、消化,使之适合自已的数学认知结构,才能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一个指导者、帮助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协作、交流、探索,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利用学生对椭圆和双曲线理解和掌握,把静态的曲线动态化,通过教师、学生的会话发现了两种曲线的内在的联系,探索出了抛物线的轨迹,从而达到了抛物线概念的意义建构。

   教学过程:

T:前面我们研究了椭圆和双曲线,不仅知道了两种曲线的第一定义,而且知道了它们的 

    第二定义,请大家回忆一下两种曲线的第二定义。

S1:椭圆和双曲线的第二定义是平面上到定点与到定直线的距离比为常数的点的轨迹,当      常数在(0,1)时点的轨迹是椭圆,当常数在(1, )时点的轨迹是双曲线。

T:很好,这个常数实际上就是曲线的离心率e,我们以椭圆为例,e的不同,椭圆的形状显然也不一样,那么e的变化对曲线究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按照椭圆的第二定义,我们先来看特殊情况。已知直线m与直线l垂直,垂足为H,F是直线m上一定点,如图

                     

  

             

                                   

    问直线m上到定点F与到定直线l的距离比为 的点在什么位置?

S2:是线段FH的靠近F的三等分点,设为A1

T:很好,在直线m 上还有没有这样的点?

S2:还有一个,设为A2,并且满足FH=A2F.

评注: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学生能在已有的知识上,对知识进行重新梳理,也是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再建构。

T:直线外当然也有,这时平面内的点的轨迹为椭圆,请大家思考,当e 0时和e 1

时,点A1,A2的位置如何变化?

S3:当e 0时,点A1逐渐向点F靠近,点A2也向点F靠近,而且点A1,A2即为椭圆的两个顶点,当e 1时,A1,A2逐渐远离点F。

T:非常好,不仅知道了点A1,A2的位置变化情况,而且发现了点A1,A2实际就是椭圆的两个顶点,那么此时对应的椭圆的形状如何变化呢?

S3:当e 0时点A1,A2都向点F靠近,此时对应的椭圆越来越圆,当e 1时,点A1,A2逐渐远离点F,此时对应的椭圆越来越扁。

T:非常好,通过研究特殊点的变化,我们发现了e的变化对椭圆的形状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下面我们把这种变化用几何画板演示给大家看。

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再认识、再研究,学生对已有知识进一步再理解、再建构,并且会产生新的发现,同时由对特殊点的讨论,过度到一般情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请大家再思考,A1能否到达线段FH的中点M?

S3:不可能,因为椭圆的离心率e (0,1)。

T:很好!当点A1跑到点M的左边时,比值 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S3: >1,对应的曲线不再是椭圆,而是双曲线了!

T:非常好,说明大家对两种曲线的第二定义理解的比较好。现在我们来计算在直线m上

    满足到定点F与到定直线l的距离比为2的点在什么位置?

S4:在线段FH上靠近H的那个三等分点,还有一个在点H的左边,并且满足B2H=FH

T:很好,当然在直线l外满足条件的点也有,这时对应的曲线为双曲线,下面请大家来研    究、探索e的变化对双曲线的形状产生怎样的影响?

  (有了对椭圆的研究,学生可以通过相互帮助、协作、交流很容易解决的变化对双曲线 

    的形状产生的影响)

S4:当e 1时,B1逐渐靠近点M,B2逐渐向左趋向于无穷远,双曲线的张口越来越小; 

   当e 时,点B1、B2都向点H逐渐靠近,此时对应的双曲线的张口越来越大。

T:非常好,对于椭圆的形状大家用扁和圆来形容,而对于双曲线大家用张口大小来描述,请问大家这两种曲线各有什么样的特征?

S4:双曲线有渐近线,而椭圆没有。

S4:椭圆在直线的一边,而双曲线有两支。

S4:椭圆是封闭的,双曲线是张开的。

T:很好,大家对两种曲线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下面利用几何画板把这种变化过程演示给大家看

   在线段HF上的两个点A1、B1,大家发现它们都不可能移动到点M,为什么?

S5:因为椭圆的离心率e (0,1),双曲线的离心率 e (1, ),而点M满足 =1

T:显然点M非常特殊,不可能在某一个椭圆或者双曲线上,那么直线上还有没有满足到定点 F与到定直线L的距离的比为1的点的呢?,直线L外还有没有?

S5:直线L上没有了,而直线外还有无数个点。共2页,当前第1页12

阅读剩余的34%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第一范文|第一PPT|免费作文|免费PPT课件下载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mzbm.com/jiaoan/2022/21908.html

“教学设计 抛物线概念建构学习的教学设计” 的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罐子叮当响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罐子叮当响活动目标:在看看、说说和摆弄中感知罐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等;乐意大胆 说话。活动准备:  1、方形与圆形的罐子若干  2、大筐两个  3、方形、圆形、三角形的饼干  4、各种辅助器具若干(积木、小棒、小动物等)活动过程:一、教师导入:  1、今天我请来了一些好朋友,想不...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小花小草要喝水

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小花小草要喝水活动目标:尝试用小容器浇水,激发宝宝对小花小草的关爱,体验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若干只大桶,各色小桶若干只。数学“3”卡片。活动流程:激发兴趣——浇水尝试——结束部分。一、 激发兴趣老师念儿歌,引起宝宝的兴趣;太阳公公真调皮,晒在身上热乎乎,我们宝宝做好操,喝口开水...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纸宝宝朋友

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纸宝宝朋友活动目标 :    1、看看、说说生活中常见的纸。    2、尝试用团、抛、踢等不同的动作玩纸,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餐巾纸、手工纸(红黄蓝绿)、 报纸、超市的广告纸;纸箱等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这是——出示纸袋。可以放什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数学运送胡萝卜教案

学习目标. 学习比较 5 以内数量的多少。. 运用搓、揉、包等方法制作胡萝卜,发展小肌肉的动作的灵活性。. 通过情境游戏,发展自然跑、双脚平稳自然跳跃等动作,促进大肌肉动作的协调性和力量。活动准备. 旧报纸、橙色玻璃纸。活动过程  形式 :小组1. 请幼儿说出兔子最爱吃什么食物。2. 请幼儿把旧报纸...

幼儿园教案 中班语言《找月亮》

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表现的情趣,知道月亮在任何有水的地方和透明的玻璃上都会有映象2.学习词语:寻找、山泉、露珠、意外活动准备:挂图一副、小动物图片若干活动过程:(一)师:天上的月亮有几个?(生:一个)师:地上的月亮有几个?(生:一个、两个……或回答不上来)师:今天,老师的“故事魔袋”...

幼儿园教案 中班语言儿歌活动:小虫

活动名称:语言—— 小虫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图片,能大胆讲述图片内容。2、初步学习儿歌,对儿歌有一定的了解。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教师出示挂图:小朋友,看看这幅图里有什么?(小虫)除了小虫还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根据图片大胆讲述)二、学习儿歌。1、刚才,小朋友都说的很好,那今天老师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