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正文内容

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案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07)教学教案211

备课资料
名人语录摘要分析
(教材第4页)……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
——恩格斯
分析:(l)恩格斯这句话说明创造性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特点之一。
(2)人的自觉能动性,又叫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也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主要特点。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做”,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之一。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把客观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把思想等观念性的东西用于指导实践,以自己创造性的活动改造世界,达到预期的目的。
(3)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越来越具有创造性,人们按照自然规律改变自然物原先的形态和内部结构,创造了许许多多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没有创造活动,就不会有当今的世界。总之,创造性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特点之一。
关于对“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简析:“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与能力以及精神状态。为此,我们不能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两者不可分割,因为在人类出现之前,自然界的规律已经存在并发生作用,且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误区二:认为只要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简析: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但不能认为只要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一定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这是因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仅仅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一个条件,除此之外,“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并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因此,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是为认识和利用规律提供一个可能性。
误区三:认为只要把“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就能收到预想的      效果。
简析:“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正误之分,同时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只有符合实际、符合客观规律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有机结合,才能收到预想的结果。
黄河调水调沙试验
在我国古代治河典籍中,黄河很早就被尊称为“四读之宗”,百水之首。它以其多泥沙、河道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于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难治理的河流。
从明代潘季训开始,数百年来,人们对黄河泥沙的治理不断地进行理论探讨和具体的实践。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逐渐将黄河泥沙的治理措施概括为“拦、排、放、调、挖”。截至目前,“拦、排、放、挖”已不同程度地付诸过实践,唯有“调”,虽然做过长期大量的理论分析,但尚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试验过。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携带来自中游大量泥沙的黄河,向渤海海域推进,形成新的陆地,缔造了华北大平原。到了西汉后期,据记载,从公元前6XX年(周定王五年)到1938年,共2540年,发生决口的年份有543年,决口的次数达1590次,改道26次。黄河流域的扇面形分布,北达天津,南抵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河道年均淤积2.2亿吨,持续的枯水周期,长期的小流量过程,致使黄河下游河道主河槽淤积严重。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主要原因,在于“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共5页,当前第1页12345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第一范文|第一PPT|免费作文|免费PPT课件下载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mzbm.com/jiaoan/2022/7609.html

“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案” 的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托班科学:会唱歌的瓶宝宝

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会唱歌的瓶宝宝活动目标:1、乐意参与感知大小的活动,学习按大小匹配瓶盖。2、学习拣豆子、拧瓶盖,发展小肌肉动作。3、喜欢听各种声音,积累对声音的体验。活动准备:教、学具准备(1)动物果奶瓶、娃娃果奶瓶(大、小两种)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2)各种饮料瓶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3)豆类...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小金鱼找朋友

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小金鱼找朋友目标: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愿意学讲故事中的对话。 准备:1、图片。 2、故事磁带。 过程:  1、倾听理解故事1―2段。   ――出示一条小金鱼的形象,问:它是谁呀?它在看什么、想什么?引出故事。   ―一一出示图片边指边讲故事1―2段,教师可提以下问题:小金鱼先找的...

幼儿园教案 小班艺术活动设计:《鱼妈妈和鱼宝宝》

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的绘画活动过程中;基本是以幼儿彩笔画为主。小班的幼儿年龄小,你让他用彩笔画画,有许多孩子往往随意乱抹一通,但是,你如果让他们画棉签画,孩子都很乐于参与;而且完成作品的比率很高。所以,我决定从作画材料入手,丰富操作工具,引起幼儿作画兴趣。于是,设计了手指点画《鱼妈妈和鱼宝宝》。一...

幼儿园教案 中班数学活动设计《树叶排队》

活动目标:1、通过排序活动,感受排序的形式美。2、能用语言讲述排序规律。3、学习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排序,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活动准备:1、捡形状、颜色不一样的树叶若干、排序板。2、范例两幅、课件。3、幼儿操作材料。活动过程:1、激发幼儿对排序活动的兴趣。(1)、教师:小朋友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

幼儿园教案 中班半日活动计划(音乐:钟)

一、体育活动活动内容:有趣的沙包教学目标:提高幼儿控制身体的能力,发展动作的协调能力及平衡能力。教学准备:铃鼓一个,在场内画一个大圆圈,若干条直线,一个拴线的沙包。教学过程:1、教师手击铃鼓,让幼儿按节奏走,看谁的耳朵灵。2、请个别幼儿用击鼓、拍手、跺脚等自己想出来的方法,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幼儿随节...

幼儿园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条形统计图》

设计意图:    生活是幼儿获取数学知识的源泉。《纲要》中解读:“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遵循这一理念,我选择了幼儿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导孩子去获得数学经验,并在日常生活和区域活动中将经验进行迁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