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正文内容

政治教案 第七课第一节第三框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07)教学教案179
第七课第一节第三框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人生价值的含义;
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掌握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关系;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引导学生用贡献和索取的关系理解人生价值问题;
通过“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相互关系的分析,提高学生对人生价值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是非理解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培养学生热爱平凡岗位,踏实肯干,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使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讨论式、多媒体教学
教学重点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看待精神贡献。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人活着是为什么?人生的价值在哪里?”这是千百年来人们都在讨论的问题,对此话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那你们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在用已有的尺度来进行着价值判断,那么对人生价值,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尺度来进行价值评价呢?人生的真正价值是什么呢?
讲授新课:
1、人生价值的含义:
回忆:从哲学上讲,价值是指什么?
(多媒体显示)
价值: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
从哲学上讲,价值是从人的需要与事物的属性之间的关系引申出来的。那么人的价值又应当如何确定呢?
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能由他自身来说明,必须放到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双重关系中,才能得到正确的说明。依据哲学上所讲的价值的含义,同学们能否概括出人生价值的含义?
学生回答:
教师分析总结:(多媒体显示)
人生价值即人的一生对他人、对社会、对集体的积极意义。
2、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
人的存在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中,作为一种“事物”,必须也可能以自己所具有的属性去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不同个性、利益和需要,要求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价值就是从这种关系中产生出来的。因而,人生价值也就包含了两个方面:社会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我们把它称之为贡献;自我价值──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我们把它称之为索取。
多媒体显示:
2、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
1)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贡献)
2)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索取)
请同学们思考:人生价值包括贡献和索取两个方面,你是如何理解二者的地位的?跟同学们交流一下你的看法。
教师引发思考:部分同学认为自我价值是第一位的,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获得尊重与满足。那么,一个人怎样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与满足,实现自我价值呢?
上节课同学们收集了XX年《感动中国》中认为感动自己的人物。下面我们来交流同学们所收集的资料(视频、ppt),交流的同时,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一下几个问题:
(多媒体显示)
讨论:(1)他们各自从哪些方面感动了中国?说说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他们的自我价值是怎样实现的?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在他们身上是怎样体现的?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
教师点评: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发现这些感动中国的人,尽管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工作领域不同、感动我们的原因不同,但是都体现了他们对社会的巨大贡献,体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同时他们也获得了社会的尊重和满足,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可见,贡献与索取是统一的。一方面个人要生存和发展,需要从社会中获取一定的物质资料,个人从社会那里得到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东西,又会激发起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另一方面个人也需要有所贡献才能实现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个人对社会做出了贡献,推动了社会发展,就为个人索取打下了基础;但是贡献和所取得地位不是等同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共3页,当前第1页123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第一范文|第一PPT|免费作文|免费PPT课件下载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mzbm.com/jiaoan/2022/7606.html

“政治教案 第七课第一节第三框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的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数学吃萝卜教案

学习目标. 比较 5 以内数量的多少。活动准备. 为每名幼儿准备一份教具, 包括:4 只兔子纸偶、一个篮子, 篮子内有3 个胡萝卜。并把一些胡萝卜藏在娃娃家内。活动过程        形式 :小组1. 告诉幼儿,农夫带来了一篮胡萝卜给兔子吃。请幼儿从篮子逐一取出胡萝卜放到兔子纸偶面前。2. 请幼儿用...

幼儿园教案 托班数学活动:罐子叮当响

活动目标:  在看看、说说和摆弄中感知罐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等;乐意大胆说话。活动准备:  1、方形与圆形的罐子若干  2、大筐两个水相逢  3、方形、圆形、三角形的饼干  4、各种辅助器具若干(积木、小棒、小动物等)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  1、今天我请来了一些好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呀?...

幼儿园教案 小班语言:小熊开鞋店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的鞋子,学习按特征进行分类。 2、分类摆放鞋子的过程中体验帮小熊开鞋店的快乐。 活动准备:各类鞋子图片、鞋柜图片、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小熊的鞋店 1、师:小熊要开一个鞋店,进了许许多多的鞋子,它忙也忙不过来,所以想请你们帮忙,当店里的理货员。 2、说说小熊鞋店的鞋 提问:...

幼儿园教案 数学:豆豆搬家

  玩法:  1. 用筷子将一粒蚕豆依次从1搬(夹)至10或从10搬(夹)至1。等熟悉玩法后进行“夹豆子”比赛,又快又正确者为赢。  2.分别按单、双数练习帮豆豆搬家。  3.用筷子将一粒蚕豆任意夹到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图形里,并说出结果。如:“我把豆豆搬到了三角形的家里。”  目的:  1. 学...

幼儿园教案 中班数学活动:7以内的序数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幼儿理解序数的含义,学习初步从不同方向确定人与物体在序列中位置,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2.在活动中,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培养叙述概念的形成和发展。3.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活动准备:旅行证每人一个,数卡1-7(红、黄、绿)每人一个,楼房图一张,动物图片7张,路线...

幼儿园教案 幼儿中班数学活动《我认识的图形》说课稿

一、活动目标:幼儿园数学大纲提出,幼儿园数学必须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教与学的关系,使幼儿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得以发展,能力得以提高,蹦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根据这一要求,我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基本要求和中班幼儿年龄特征,在制定本节课教学目的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1.         能用用语言、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