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正文内容

课堂实录 支玉恒《草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21)教学教案254

第二课时第一部分


  师:大家觉得研究这些问题有意思没有?
  生:有。
  师:那咱们接着研究。再来考虑这个(指板书“低吟”)咱们归纳一下,谁再把后面的好好读一次,读到什么情感呢?他先看到草原的整体,后来看到草原的什么?
  生:后来看到草原的部分。
  师:草原的细部,看得非常细,对不对?
  生:对。
  师:(在“整体”下写“细部”)他深入到草原的细部去看了,那么他的情感还是豪放的吗?
  生:不是。
  师:那是什么呢?刚才有同学说作者陶醉了,才要低吟,非常正确。(在“豪放”下写“沉醉”)已经沉醉了,那么什么样的景色能够使他沉醉呢?
  生:是柔美的景色。
  师:对了。(在板书“开阔”下写“柔美”,这时板书为:细部——柔美——沉醉——低吟)说得非常好,你能不能把草原的柔美读出来,把作者那种沉醉的情感读出来?谁能完成这个任务?
  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轻轻流入云际。”
  师:读得不错,你们沉醉了吗?
  生:沉醉了。
  师:真沉醉了吗?自己把刚才这一部分轻轻地读一遍,看你能不能把自己给沉醉了,开始。
  (学生自读课文)
  师:好,停止。课文第一段大家学得非常好。从阅读学习中,我们知道了作者进入草原,看到草原美景以后的情感变化。作者是把景和情揉合在一起写的。我们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情景交融地学习了课文。既看到了草原的景色,也体会了作者的情感。下面我们学习后面的课文。刚才上课时大家说了,后半部分课文写的是作者一行人受到蒙族人民的热情接待,表现了蒙族的风情,那就得在读书中抓住富有民族特色的地方,仔细思考。大家先认真读课文,准备更好的发言。第一次发言时先把后半部分课文都讲了哪些内容弄清楚,从整体内容上,把后半部分课文内容把握一下。好,开始自读课文。(学生自读,教师行间巡视辅导)
  师:我们现在开始研究后半部分课文的内容层次。
  生:我认为课文后半部分一共写了四个自然段,正好是四个内容。首先是作者他们受到蒙族人民的热情欢迎,然后写……
  师:先等一下,我们说了一段说一段,你刚才说的这一段,你能给它起个小标题吗?
  生:可以叫迎接客人。
  师:再简单点。
  生:迎接。
  师:不清楚,迎接什么?
  生:迎客。
  师:很好,简单明确。(板书:“迎客”)下一段。
  生:第二段讲他们互相握手,可以写“握手”
  师:他们办的第二件事就是握手?握手也算一件事吗?
  生:迎接。
  师:上一段不是已经迎接了吗?谁知道?
  生:民族团结。
  师:这是整个课文的思想,每个段都表现了民族团结。看来你们真的说不出来了,我们叫它“相见”,两族人在这里停下来,正式会面相见,可以吗?
  生:可以。(教师板书“相见”)
  师:接着说。换一位同学吧,你别把四段都说完。
  生:第三段,第三部分是互相演节目、喝酒。
  师:小标题呢?
  生:联欢。
  师:没有吃饭先联欢?不过这里也有一个蒙族的风俗。我们汉人吃饭、敬酒时,一般都不唱歌。蒙族人不一样,一边饮酒,一边唱歌,端上酒杯走过来,举高高的,唱上歌,请你干杯,光敬酒歌,祝酒词就有好几首,所以这里唱歌还不是联欢。但小标题肯定不能叫“吃饭”。(笑声)好好想一想,这是蒙族人对汉族同胞的什么?
  生:款待。
  师:好,非常正确。(板书“款待”)就剩最后一段了。
  生:最后一段可以说是“联欢”。
  师:行,(板书“联欢”)我们开始逐段学习。现在开始可以吗?
  生:可以。
  师:我们开始讨论。这回发言,我要求你一边说,一边把你所引用的句子很好地读出来。就像刚才那位同学那样,又说,又读,再加上自己的评论,会说吗?
  生:我在第二小节的这句(读)“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在汽车的左右与前面引路。”这句表现了蒙古族人民十分好客。有客人来了,到几十里外去迎客人,一般在我们这里,如果到别人家做客,进去就是了,从不到几十里外去迎接。
  师:她说得对不对?
  生:对。
  师:几十里外去迎接,而且看到汽车来了,马上掉转马头给客人带路,咱们给它简化一下,迎客的方式是,(在板书“迎客”后写“几十里外驰马”)骑马好还是驰马好?
  生:驰马好。
  师:驰马好,驰马怎么样啊?
  生:快。
  师:对了,(在“驰马”后写“带路”)驰马带路,是不是蒙族人民的特点?
  生:是。
  师:你站起来,我问你,根据这个“驰”加上蒙古人民的心情,你来回答你刚才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个“飞”。
  生:我想因为蒙古族人很想把客人带回自己的家里,他们非常好客,所以想尽快地让客人到自己的家里。所以他们好像要飞。
  师:对了,所以好像要飞一样,对了,请坐。那么大家看一看,他们刚刚入草原的时候,看到的是什么景色啊?
  生:(读)“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师:(打断)好,既初入草原是这么一种情景,走一百五十里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还是草原。除去忽飞忽落的小鸟外,什么都看不见,什么都听不见。如果突然看到一种奇特的东西,他会是一种什么心情?共3页,当前第1页123

阅读剩余的17%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第一范文|第一PPT|免费作文|免费PPT课件下载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mzbm.com/jiaoan/2022/23075.html

“课堂实录 支玉恒《草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的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什么动物吃什么

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什么动物吃什么一、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对语言游戏的兴趣;    2、掌握动物的不同叫声、动作及小动物爱吃的食物;    3、初步感受有节奏的语言。二、活动准备:    1、小鸡、小鸭、小狗头饰;    2、比幼儿数量多的小虫、小鱼、骨头的粘贴食物教具;   ...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换帽子

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换帽子 名称:换帽子   材料:   图片、故事《换帽子》 过程:   1.幼儿自由翻阅图书。   2.介绍幼儿用书《换帽子》,知道故事的名称。   3.为幼儿讲故事《换帽子》。   4.根据幼儿的喜好决定讲几遍故事。   5.幼儿指认图书中的大小帽子和戴帽子的乌龟、小姑娘。  ...

幼儿园教案 小班语言:嘟巴变了

设计思路:幼儿最近的主题是《可爱的动物》,因此我设计了这堂《嘟巴醒了》的语言课,目的就是想要让幼儿了解故事的情节,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因为我认为幼儿的道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现在的孩子大都都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不愿与人分享、不愿帮助别人是十分常见的问题,因此,我想通过故事,能让幼儿了解帮助他人的...

幼儿园教案 中班语言: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活动背景: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植物、动物、人物,让我们活的快乐,活的自由。大家都互相帮助对方、相亲相爱,到处泼洒满爱,成为了爱的世界!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的故事,激发幼儿对蒲公英和小蚂蚁的兴趣。2、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优美的语言,让幼儿懂得乐于关心、帮助他人的人,...

幼儿园教案 大班艺术欣赏《敦煌飞天》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敦煌壁画的由来,懂得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2、欣赏飞天的软盈、飘逸的身姿,迎风飘动的衣裙,飘飘翻卷的彩带所呈现出的动感美。3、尝试用肢体表现出飞天的柔美姿势。活动准备:影片《飞天》,音乐,以及若干飘带。活动过程:一、播放影片,导入主题1.    这是哪里?(从06:37开...

幼儿园教案 夏天玩水(一)[小班科学]

[设计意图]   幼儿对水的喜爱似乎是一种天性,只要有时间、有机会他们总爱在水里玩耍、嘻闹,但又往往受到大人的制约,无法尽兴地去玩水。因此,我们经常发现在洗手时幼儿们经常把衣服袖子弄湿,或者是洗一次手要花很长的时间。为了彻底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尊重他们对水的兴趣,使他们对水有更多的了解,因此设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