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精]
一、解读新课标:重构教学设计能力。
(一)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重构。
(二)新课标视角下教学设计能力的缺失。
二、教学的本质:有效学习。
(一)现代教学理念:有效教学。
(二)现代学习理念:有效学习。
三、现代教学设计:设计最优化的教与学的方式。
(一)现代设计理念:有效教学设计。
(二)现代设计行为:设计最优化的教与学的方式。
(三)教师行为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教学设计的要点。
(二)选择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五、案例:教学设计讨论。
(一)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二)案例讨论。
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科学方法,分析、研究教学问题与需求,确定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规划过程与操作程序。
现代教育学发展非常重视教学设计(isd)。国外的教学设计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兴起,我国的教学设计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起步。
★教学设计的要点如下:
◎以分析教学需求为基础;
◎以确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步骤为目的;
◎以评价反馈为途径检验计划实施的效果,不断修订完善计划。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
◇系统科学理论;
◇教学、学习理论(基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
◇教育传播理论。
★几种著名的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型:
ω加涅的教学系统设计
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可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根据学习过程中包含多个内部心理加工环节,加涅推断教学过程由九个教学事件构成,即:引起注意、告诉学习者目标、刺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知识、诱导学习表现、提供反馈、评价表现、促进记忆和迁移。加涅特别指出,并非在每一堂课中都要提供全部教学事件。
ω瑞奇鲁斯的细化理论(et)
et是关于教学内容的宏观展开,可用来指导学科知识内容的组织和知识点顺序的安排。
ω梅里尔的成分显示理论(cdt)
cdt考虑教学组织的微策略,每个概念或原理具体的教学方法,他们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设计理念。
ω肯普的教学设计模型
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教促进和实现学生“刺激-反映”的联结。
ω史密斯-雷根的教学系统设计论及模型
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把教学设计分为教学组织策略、教学传递策略、教学管理策略。
ω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模型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设计重点应放到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环境的设计包括:问题、相关的实例、信息资源、认知工具、会话与协作、社会背景支持等六个部分;以问题为核心。
ω巴纳斯的宏观教学设计论
ω迪克、凯利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型(标准系统观)
ω李克东、谢幼如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
一、解读新课标:重构教学设计能力。
(一)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重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明确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六个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新课标观照下的教学理念,下列几个关键词特别重要: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联系社会生活;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要实现以上目标,必须创设与新课程相和谐的教育环境,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设计观念及策略。
1、教学设计中的目标指向:拓展性和灵活性。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灵魂和方向,任何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必然要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
(1)教学目标设计的拓展性。
在注重知识技能目标的基础上,要注重考虑学生的情意发展,即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的情绪、感情、态度以及关心、合作、交往等。简言之,即要重视学生的课堂感受,把它作为和认知同样重要的要素在教学目标中加以确立。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根据具体的学科内容,尽可能地挖掘教学活动组织形式本身所具有的育人价值。
(2)教学目标设计的灵活性。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给学生留有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只有灵活设计教学目标,才能给学生主体性发展留有余地,才能体现学生的个性,才能使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共13页,当前第1页12345678910111213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第一范文|第一PPT|免费作文|免费PPT课件下载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