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教学宝典 第2页

语文教案 先生的帽子哪儿去了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03)224
韩麦尔先生的帽子哪儿静心 随着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新标准已全面实施,新教材也已投入使用。原来好多经典的篇目依然保存了下来。由法国著名作家都德写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保留 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第七课。  跟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教材相比,文中的插图作了改变,由一幅改为两幅,画面内容也...

语文教案 “积累——点评——引导——批改”互动式作文教法探索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03)252
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常常出现认识的误区:重阅读教学,轻作文培训;重写作结果,轻写作过程;重形式技巧,轻内容立意;重静态批改,轻动态创新;重教师指点,轻学生自评;重眼前应试格式训练,轻终身作文写作能力培养……近几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积极探索,重积累,抓点评,重引导,抓互批,形成“积累——点评——引导...

语文教案 《大自然的语言》课堂教学实录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03)227
师:在第五单元,我们进行过 “观察细致才能写得具体”的学习与训练。时至今日,不知同学们是否真正学会了观察并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我想检验一下,可以吗?生:可以!师:撇开年、月、日的时间不看,你能从大自然的各种景象中,判断出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生沉思片刻,纷纷举手)生:现在是秋季,我是根据树叶凋零,小...

语文教案 《陋室铭》课堂教学实录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03)234
教室地点:湖北黄石八中初一(8)班 教师姓名:miao    屏幕显示:《考试铭》内容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惟吾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下围棋,寻思看电影。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虽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厅。心里云:混张文凭。”    师:我请一位同学能...

语文教案 初三作文辅导6 详写和略写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03)237
●初三作文辅导 详写和略写      在考虑“写什么、不写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同时,还要考虑详写和略写,也就是“多写什么、少写什么”的问题。应当多说的,就大笔铺陈,用墨如泼;应当少说的,就一笔带过,惜墨如金。这样才能使文章疏密相间,恰到好处。    文章写得有疏有密,疏密相间,不仅能使主...

语文教案 语文教师的“三观”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03)196
                         北仑区霞浦中学  王炯时光荏苒,踏上教坛,十几个春秋如白驹过隙。回眸这十几年的教学历程,可以说如孩童学步,歪歪扭扭、坎坎坷坷。当过“搬运工”(就是把“教参”上的内容搬到教本上,再搬到学生的笔记本上。而...

语文教案 《生命,生命》课堂实录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03)230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播放贝多芬的《生命交响曲》并朗诵汪国真的诗作《生命,生命》            意志倒下...

语文教案 理想教学实录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03)231
《理想》教学设计四川省双流县棠湖中学 孙晓晖总体构思:新的教材观要求我们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又根据过去“初中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的成果经验,我们计划用第一、二单元的教材内容,把基本的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铺开。《理想》这首诗写了作者有关理想的种种感受和体悟,习惯养成教育定位于: ...

语文教案 全国创新作文观摩课课堂实录 中学生谈烦恼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03)206
全国创新作文观摩课课堂实录    中学生谈烦恼   一、导入  :   喜欢小品吗   欣赏一个小品片段吧   赵本山为什么没治好范伟的心病?谁能谈谈。   找准病根 对症下药   好,请班上写字最好的同学上前来在黑板上写这八个字。 &nb...

语文教案 《风筝》(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03)211
东莞市厚街镇湖景中学    范远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发现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2、阅读与学法指导:质疑法与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与思想教育:感悟亲情,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

语文教案 第十六讲 联想和想象(之二)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03)216
在作文中怎样联想和想象呢?    首先要掌握好“合理”二字。合理的联想,就是要抓住事物之间的合理的联系。从春天想到青年就是抓住了二者之间的相似关系、可比喻、可象征的关系,就是合理的;如果从春天想到刻苦学习,就缺少二者之间的合理的联系,就比较不合理。合理的想象,就是所想象的情节要符合生活的情理、科学的...

语文教案 文言文基础知识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03)219
常用虚词用法(之)  在文言文中常用作代词、助词,有时也用作动词。一、用作代词1.“之”常作第三人称代词,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在句中作宾语。例如:    (1)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