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教学宝典 第5页
语文教案 《山中访友》课堂实录1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堂实录: (多媒体展示:背景图“原始森林”、课题《山中访友》) 师:同学们,如果你们没有读过课文,请展开想象,猜一猜作者到山中去访问一位怎样的朋友? 生:作者可能去访问一位德高望重,曾经与自己同呼吸共患难的山中隐士。 生:我想作者可能去访问一位功成身退,隐居山林的朋友,他...
语文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课文目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课文目录 阅读 第一单元 1、*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2、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 3、*生命,生命(杏林子) 4、紫藤萝瀑布(宗璞) 5、童趣(沈复)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这就是我 第二单元 6、理想(流水河) ...
语文教案 必读成语250条
是指人民群众长期以来习用的,形成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固定成语。绝大多数是四个字组成,也有三个字或于四个字的,如“下马威”、“鸟兽散”、“无风不起浪”、“一年之计在于春”等。 成语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下列几种: (1)从古代寓言中来的。如“自相矛盾”、“拔苗助长”等。 (2)从...
语文教案 [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语文出版社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 1、风筝(鲁迅) 2、*忆读书(冰心) 3、山中避雨(丰子恺) &n...
语文教案 《亲爱的爸爸妈妈》课堂实录
⒈ 知识与能力目标 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的形象、情节和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领会文章的主题。借助阅读文本和有关资料,筛选、归纳、整合信息,进行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培养阅读创新的能力,感受作品情真意切的语言。 ⒉ 过程与方法目标 搜集、整理有关战争,特别是二战中战领国对被占领...
语文教案 初三作文辅导4选材与剪裁
●初三作文辅导选材与剪裁 ˂P 经过审题、立意,明确了“任务”、确立了“主旨”和“方向”。下一步应当考虑的就是“行动路线”——文章结构的问题了:写什么、不写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多写什么、少写什么;怎样开头、怎样结尾…… 写什么、不写什么,用作文的术语来说,就是:选材与剪裁。˂P 选材,是...
语文教案 作文辅导第二套第二讲 抓住关键 审清题意
知识要点:1、审题是应试作文的关键。2、审题要快速、准确。3、审题就是要弄清文章的写作范围和角度,确定写作的重点。 考试说明: 随着考场作文命题形式的演变,考生们除了审视“题目”(材料),还必须对题后的要求反复体会。题目审准了,才会写得切题。 1、审清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就是根据指定的题目写文章。在命...
语文教案 第十七讲 “照瓢画葫芦”
作文是创造性思维的产物,好的作文一定要有好的创意。我们不提倡抄袭、简单的模仿、人云亦云——“照葫芦画瓢”。但是,积极的模仿、创造性地模仿、通过模仿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照瓢画葫芦”,却是我们所提倡的。它是中学生(特别是写作能力暂时不高的同学)提高写作能力的好的方法之一。“瓢”和“葫芦”比较,...
语文教案 常见病因病句分析表
病 因病 例说 明 词 ①词性误用②指代不明③搭配不当④褒贬不一⑤生造词语⑥复数词叠用①他对热情的观众表示十分的歉意。②小明追上小华,他约他去看电影。③在松亭往上,路更险了。④我和他都住在五楼,他常上窜下跳。⑤学习光勤不奋,是不行的。⑥群众们干劲很高。①名词“歉意”用作形容词。②“他”指...
语文教案 余杭区新课程中学语文发展性学力评价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精神,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各校语文教研组都开展了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的尝试。区教研室在各校改革的基础上,综合各校的评价改革经验,根据余教研(2003)第39号文件精神,特制定出:1...
语文教案 作文辅导第九讲调动读者的感官和心灵,与你共鸣
作文写得不生动、不实在的原因之一是平铺直叙,克服这个毛病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掌握好“详写、略写和不写”,使文章浓淡相宜、疏密有致。作文写得不生动、不实在的另一个原因是空洞平淡,联想和描写是克服这个毛病的两个重要方法。从这一讲开始,我们首先来练习描写。第九讲 调动读者的感官和心灵,与你共鸣 描...
- 最新文章
-
9秒前
49秒前
50秒前
4分钟前
1天前
- 热门阅读
-
- 研究报告 蚂蚁花呗市场研究报告
417 浏览范文大全
392 浏览政治
353 浏览语文
336 浏览语文
278 浏览语文
- 研究报告 蚂蚁花呗市场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