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正文内容

教学设计 《玩滑梯的启示》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20)教学教案258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高都中心小学 顾子龙

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青岛出版社的《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课。本课通过玩滑梯的启示,指导学生认识摩擦力,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 (1)能够根据各种现象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将自己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2)能用感官直接感知自然界的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有关现象或结论。 (3)能够正确使用物品进行实验,会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 (2)愿意与人合作,喜欢与人交流; (3)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应用实际,改善生活; 3、知识技能 使学生获得有关摩擦力的知识,提高探究意识和实验技能,形成科学思维以及科学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方法 《科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以科学探究为主组织教学。教学中力求体现探究性原则,运用“提出问题—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教学模式,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创造才能得以展现,保证课堂教学的密度。本课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力求借助这些手段节约时间,突破难点,提高效率。 四、学法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学生学会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归纳,从具体实例中得出结论的方法,逐步练就“会学”的本领,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设计 一、导入部分 1、多媒体出示滑梯图片(一个滑梯为普通滑梯,而另一个表面很粗糙)。让学生猜一猜:如果有两组同学分别用这两个滑梯进行比赛,哪一组会赢?引导学生谈出表面粗糙的滑梯会对向下滑的人产生一种比较大的阻力,从而引出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什么是摩擦力。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出示“摩擦力”的概念。 二、学习新课 (一)指导学生认识摩擦力有大小 1、出示游戏图片(一个同学蹲在地上,然后另一个同学拉着他前进。)。同学们做过这个游戏吗?这里面有没有摩擦力?经常在什么时候玩?为什么平时不玩?你愿意拉一个体重轻的还是重的?为什么? 2、教师演示:用手在桌子上搓。提问:这里面是否有摩擦力?试一试轻推和重推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了什么?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摩擦力有大小”。 摩擦力无处不在,但里面的知识也不少。这节课你想研究与它有关的哪些问题?对学生的提问进行适当处理,归结到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二)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让学生猜测一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根据学生的猜测情况适当进行引导,让他们想到可能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和被拉动物体的重量有关。 2、验证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1)引导学生在各小组内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 (2)全班交流各组的实验方案,并做出恰当的选择。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并上台演示实验过程。 (5)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3、验证摩擦力的大小与被拉动物体的重量有关 (1)小组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2)全班交流,并选择出恰当的实验方案。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上台演示实验过程。 (5)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被拉动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被拉动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4、回顾做过的两个实验,总结出比较系统的结论。 (三)设计实验:设法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1、分组进行实验 2、展示使摩擦力增大或减小的方法。 (四)寻找生活中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现象 摩擦力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有时会给人们带来方便,需要增大;有时又有危害,需要减小。你能找出身边有哪些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现象吗? 1、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出示有关的图片,认识更多有关的现象。 (五)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1、引导学生进行纵向的自我评价:谈谈自己和以前相比,在哪一方面表现的比较突出或有所进步。 2、评价一下身边的同学:你认为哪位同学表现的特别好?为什么? 三、拓展活动 多媒体出示图片:一个小女孩站在覆盖着厚厚的白雪的山坡下,非常的着急。 教师介绍:一个大雪过后的早上,一位生活在山村里的小女孩去上学,当她走到这个大山坡的时候,怎么也爬不上去。你能帮她想个办法吗?课后思考、交流。   反思 根据以上教案,我对《玩滑梯的启示》一课进行了授课。对于本次本次教学设计及实际教学情况,通过认真反思,我认为既有比较成功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一、优点 1、从整节课的设计来看,能比较充分地体现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角度出发,设计教案,并创造出各种条件与机会,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较大的空间让学生参与活动,实现了学生在课堂里的主动学习。共2页,当前第1页12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第一范文|第一PPT|免费作文|免费PPT课件下载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mzbm.com/jiaoan/2022/22788.html

“教学设计 《玩滑梯的启示》教学设计及反思” 的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小花小草要喝水

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小花小草要喝水活动目标:尝试用小容器浇水,激发宝宝对小花小草的关爱,体验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若干只大桶,各色小桶若干只。数学“3”卡片。活动流程:激发兴趣——浇水尝试——结束部分。一、 激发兴趣老师念儿歌,引起宝宝的兴趣;太阳公公真调皮,晒在身上热乎乎,我们宝宝做好操,喝口开水...

幼儿园教案 托班数学教案:寻找生活中的数字

托班数学教案:寻找生活中的数字活动目标:    寻找生活中的数字,感知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对数字感兴趣,进一步巩固对数字的认识。活动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写有数字的常见物体或图片(手表、闹钟、日历、尺、磅秤、药瓶、家用电器、温度计等),陈列在室内。    教师准备带有数字的其他实物...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穿项链

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穿项链设计意图   节奏是孩子们不易理解的一个抽象概念,而穿珠是孩子们喜欢的操作活动。将节奏融入穿珠活动,并以做项链的情节引起孩子们的浓厚兴趣,可以使孩子们初步体验到排序的乐趣,并很自然地接受节奏的概念。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感知排序。   2.引导幼儿用象声词...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托班语言领域:蝴蝶找花

【活动目标】    1.安静倾听故事,初步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重难点)    2.通过游戏,进一步感知颜色,体验其中的快乐。【活动准备】    1.《蝴蝶找花》故事    2.红花、黄花、蓝花图片各一张,老师自制红、黄、蓝小蝴蝶若干。    3.《蝴蝶飞》歌曲磁带、雷声、雨声的音乐。【活动过程...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换帽子

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换帽子 名称:换帽子   材料:   图片、故事《换帽子》 过程:   1.幼儿自由翻阅图书。   2.介绍幼儿用书《换帽子》,知道故事的名称。   3.为幼儿讲故事《换帽子》。   4.根据幼儿的喜好决定讲几遍故事。   5.幼儿指认图书中的大小帽子和戴帽子的乌龟、小姑娘。  ...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托班语言活动:宝宝会看画书

【活动目标】  1、对阅读画书感兴趣。  2、学习从前往后一页一页的翻书,跟随教师点读书中的图画。  3、看完书能把图书送回原处。【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的大图书一本。  2、幼儿用的自制小图书每人一本。【活动过程】一、出示大图书,引起幼儿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很大很大的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