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案 第一册3、3节肢动物
第三节 节肢动物
教材分析
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类动物。在已知的约150多万种动物中,节肢动物占85%左右,是动物界的第一大门。掌握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了解最常见的四类节肢动物对学生全面了解节肢动物的类群是非常必要的。在此基础上,教材最后介绍了人类对虾和蟹的利用,体现了人和动物的密切关系。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根据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特点,本节课拟通过以下三个步骤展开:
1.利用求同比较法,请学生仔细观察各种动物,寻找它们的共同点,得出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
2.利用求异比较法,请学生寻找各种动物的不同点,进行整理归类,得出最常见的四类节肢动物:昆虫类、甲壳类、多足类、蛛形类。
3.通过人人动手画甲壳类动物虾和蟹的洄游规律的示意图,使知识变得形象、简单。
二、课时按排
本节课共安排1课时。
教案实例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掌握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了解常见的四类节肢动物。
3.了解虾和蟹的洄游规律。
(二)技能目标
1.通过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在学习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应用科学方法的能力。
2.初步接触作图法在自然科学学习中的应用。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2.使学生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节肢动物的特征。
2.教学难点 :归纳出节肢动物的特征。
三、教学准备
安排学生课前准备蝗虫、苍蝇、马陆、蚰蜒、蜘蛛、虾和蟹等实物。教师准备蝗虫、蜈蚣、蜘蛛、蝎、虾和蟹的挂图或投影。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蝗虫和苍蝇有很大的差别,但它们为什么都属于昆虫类呢?你通过什么方法找到它们的共同点?学生答:蝗虫和蝇具备昆虫的主要特征,是经过观察比较得出的。教师强调只有认真地观察和比较才能发现事物间的共同点(即求同比较)。
导入 主题:这节课我们再来观察几种动物,看看它们的形态结构与昆虫类动物比较有何共同之处?
(二)新课
1.展示实物和挂图,提出问题,通过讨论,得出结论。
(1)节肢动物的特征
请学生仔细观察自备实物,比较各种动物在足、触角、身体表面等的异同点(相互间可以讨论),教师利用挂图或投影适当引导后得出:虽然它们形态各异,但都具备分节的足、触角和身体,都有外骨胳。最后归纳出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其他各类节肢动物
拿虾和蟹与昆虫比较,是否具备昆虫的特征?学生答:无。
请学生阅读课文并观察虾和蟹的头胸部,得出它们的共同特征:都具头胸甲。故称之为甲壳类。
拿蜘蛛、马陆、蚰蜒与蝗虫比较,找出它们在足、身体分部的不同点,得出蜘蛛属蛛形类,马陆、蚰蜒属多足类。
2.设计简图,表示对虾、河蟹的洄游规律
由于对虾、河蟹、梭子蟹的经济价值高,人们对它们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和全面。尤其是对虾、河蟹的洄游规律。教师指导学生先阅读教学材料,再设计简图(教师适当提示)表示它们的洄游规律。教师课堂内巡视,选出最理想的简图投影,并给予介绍和补充(简图见板书)。
(三)小结本课
教师结合板书小结。
五、板书设计
1.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有外骨胳,身体分节,足和触角也分节。
2.其它节肢动物
甲壳纲 头胸部外有头胸甲,如虾和蟹。
多足纲 每个体节有一对或两对足,如蜈蚣和蚰蜒。
蛛形纲 如蜘蛛和蝎。
3.虾和蟹的洄游
渤海(繁殖) 浅
5月
到达10月底 8-9月
长江 江河(生活) 交配产卵
3月 11月初 第二年3-5月
迁移
黄海(过冬) 海
对虾的洄游规律 河蟹的洄游规律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本节课中,得出节肢动物主要特征所用的方法是( )
(A)分类法 (B)归纳法
(C)求异比较 (D)求同比较法
(2)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甲壳类动物的是( )
(A)金龟子 (B)梭子蟹 (C)虾 (D)青蟹
(3)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4)蜈蚣、蚰蜒、河虾、河蟹、蚊子、狼蛛、蝎、马陆、螳螂、棉红蜘蛛、蚱蜢,这些动物中属昆虫类的有 ,身体一般分为 ;属甲壳类的有 ,身体一般分为 ;属蛛形类的有 ,属多足类的有 。
2.课后练习
(5)蚯蚓身体和蝗虫一样分节,为什么不属于节肢动物?
3.参考答案
(1)(D) (2)(A) (3)体表有外骨胳,身体分节、足和触角也分节 (4)蚊子、螳螂、蚱蜢 头 胸 腹 河虾、河蟹 头胸部和腹部 狼蛛、蝎、棉红蜘蛛 蜈蚣、蚰蜒、马陆 (5)蚯蚓身体虽然分节,但它不具备节肢动物的其它特征:体表有外骨胳,有分节的足和触角,身体一般分部。所以它不是节肢动物。
4.简要分析
(1)比较是常见的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通过比较找出事物的相同点,为求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事物的不同点,为求异比较。
(叶雪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第一范文|第一PPT|免费作文|免费PPT课件下载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