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参考

教学参考 《故都的秋》教案2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17)290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一、导学目标: 1.体味诗意秋景图,把握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2.理解、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难点)3.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二、导学方式:   整体感知——朗读感知——朗读品味——鉴赏评价——实践创新三、导学要点 【导入  新课】如果说春天...

教学参考 《荷塘月色》背景资料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17)284
1、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  (朱自清,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      2、 只有参加革命和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

教学参考 《背影》写作背景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17)298
  本文写于 1925年 10月,另说为 1927年(见季镇淮的《朱自清先生年谱》)。作者谈写作动机时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1947年7...

教学参考 义教语文七下教学用书: 观舞记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17)301
 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印度舞蹈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台中间小桌上供奉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两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灯,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是以此为背景的,表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她们以身体、神态、服饰来表现舞蹈的“飞动的‘美’”:光艳:秀丽的面庞;能说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

教学参考 《荷塘月色》教案2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17)292
【教学目标 】1. 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教学重点】1. 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2. 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教学难点 】1.作品中的景物描绘上如何体现作者当时的心境的2.作品中景物描写所营造出的的意境【教学方法】诵读法、赏...

教学参考 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说明·第五单元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17)337
北京 张必锟本册文言课文的编排方式跟前两册显然不同;前两册是分散在各个单元里,每单元一篇;本册则是单独组元,每单元五篇,共有两个单元,课文篇数几乎增加了一倍。这个变化表明:过去一年里的文言文(含古代诗歌)教学只是“入门”的准备,而本册则是“入门”的正式启动。在这正式启动之际,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

教学参考 《荷塘月色》教案3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17)308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一、关于教学对象 本课文教学对象为中专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他们入学以来已经学习教材关于阅读和写作的部分内容,大致掌握了散文文体的阅读方法及基本分析方法,熟悉抒情、说理、写景等散文的各种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阅读、分析散文的能力;学生在前两周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侧重写景的散文《村...

教学参考 义教语文七下教学用书:华南虎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17)314
 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这首诗作于1973年6月,正是“十年动乱”期间。诗人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这只老虎的形象强烈地触动了诗人的情思,回到干校后,他就写下了这首《华南虎》。诗人以华南虎作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

教学参考 叶圣陶谈《背影》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17)316
这篇文章把父亲的背影作为主脑。父亲的背影原是作者常常看见的,现在写的却是使作者非常感动的那一个背影,并不是平时看见的。那末,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那一个背影,当然非交代明白不可。这篇文章先要叙明父亲和作者同到南京,父亲亲自送作者到火车上,就是为此。 有一层可以注意:父子两个到了南京,耽搁了一天,第...

教学参考 《荷塘月色 》教案4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17)286
一、教学目标 (一)理清全文结构,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内涵及在文中的作用。(二)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对生活化语言的巧妙艺术加工。(三)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分析:(1)按观察的角度、祖母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

教学参考 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说明·第六单元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17)301
课程教材研究所 顾之川本单元共选了九篇古代诗文,编为五课。这些作品都在描写自然山水之美中,融入了作者的细腻情思,是人心和自然的交融,是人与自然的交流与对话。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本单元,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品味这些诗文的优美意境,还要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山水景物的感悟能力、欣赏能...

教学参考 义教语文八上教学用书: 大自然的语言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17)280
 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课文开头一段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既引人入胜又使人联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题目标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