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正文内容

教学设计 专家点评: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21)教学教案272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何克抗

一、引言

    目前的主要教育体制(学校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模式)基本上是在300多年前的工业化社会初期形成的,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节奏和社会发展步伐迟缓,知识的增长较慢,教学手段落后、单一。原来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与这种状况是比较适应的。到了工业化高度发达,甚至开始进入信息化社会以后,社会节奏与知识增长速度大大加快。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人类近30年来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积累的科学知识总量的90%,而在此之前的几千年中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只占10%。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 马丁的测算结果也表明了同样的趋势: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初是每10年增加一倍,70年代是每5年增加一倍,而近10年大约每3年增加一倍。可见,知识总量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老知识很快过时,知识就象产品一样频繁更新换代。显然,低速率的传统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难以适应信息社会中知识爆炸式增长并且迅速更新换代的教育需求。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与落后的教学方法,许多知识还没等到学生把它学会,可能就已经过时了。知识爆炸式增长并且迅速更新换代这种现象,还对几百万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训提出了全新的、紧迫的要求。“谁来教育教师?”“怎样教育老师?”已成为全社会的强烈呼吁。

    随着21世纪的日益临近,如上所述的学校教育改革和教师继续教育与培训的问题将日益紧迫地提到我们面前。这两方面问题的彻底解决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有赖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订正确方针和教育战线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对于教育技术领域来说,根据我们的经验,在各级各类学校教师中(尤其是在中小学教师中)大力普及有关“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的理论知识,尽快提高他们在教学设计方面的能力素质,对于以上两方面问题(教育改革问题和教师培训问题)的解决将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实上,近二、三十年来,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教学设计(ID)理论研究已有了很大的进展,而这些进展就是在信息时代对教育改革和教师培训强烈需求的推动下取得的。

    据安德鲁斯(Andrews)和古德森(Goodson)在1980年的统计,当时见诸文献的ID模型只有40个,到了1991年这个数字就增大到数百个。不仅ID模型多种多样,令人目不暇接,其理论基础也在花样翻新,不断发展。目前从世界范围看,ID领域可谓流派纷呈,百花齐放,这种学术繁荣景象令人鼓舞。但是模型太多,难免鱼龙混杂。正象Begona Gros等人所指出的[1]:“有些模型看起来是新的,却对ID的发展没有什么贡献”。不少学者甚至为此忧虑,发出“ID模型已经过多、过滥,急需完善和提高现有模型”的呼吁[1]。可见,ID模型大量涌现,尽管从一个侧面说明对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已成为当前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一个主要热点,但这并不一定是件大好事,因为它有可能鱼目混珠,使我们陷入模型的迷宫之中,以致抓不住要领。因此,为了能借鉴国外真正有用的经验,能吸收国际上ID理论的精华,以便为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服务,为我国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训服务,我们认为,对20多年来,国外在教学设计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作一总结并加以评述,指出其中最有价值的成果,对于我们是富有启迪意义的,是必不可少的。

   认真总结多年来国外在教学设计领域的研究,尽管模型的名目繁多,但从其理论基础看,不外乎朝:以“教”为中心的ID理论和以“学”为中心的ID理论这两个方向发展。下面就围绕这两个方向的新发展作一概括的评述。

二、以“教”为中心的ID理论的发展

    从60年代后期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ID理论绝大部分都是以“教”为中心、即面向教师的“教”,其基本内容是研究如何帮助教师把课备好、教好,而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这种以“教”为中心的ID理论(也称传统 ID理论)是目前的主流。由于它经过20多年众多专家的深入研究与发展,已形成一套比较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而且可操作性强。其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按教学目标的要求来组织教学,因而这种理论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领域中有很大的影响;不足之处是,按这种理论设计的教学系统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难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⒈ 以“教”为中心的ID的理论基础

    通常认为以“教”为中心的ID的理论基础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系统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由于学生是认知主体,任何教学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研究人类学习过程内在规律的学习理论,显然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即学习理论应当是四种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另外,在这四种理论中,系统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的研究内容和理论体系近30年来的发展相对稳定,因而对ID理论发展的影响也比较稳定(20多年中这三种理论对ID的发展均起过较大推动作用,但从60年代末至今,这种影响没有太大变化)。唯有学习理论,由于自50年代以来,历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不同发展阶段,因而对ID理论发展的影响特别显著,特别引人注目。早期ID在学习理论方面主要是基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所谓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非已知刺激诱发出的联结反应(已知刺激所诱发出的联结反应则称为“条件反射”)。在操作条件的作用下,当联结反应被诱发之后,若随即给予强化,即可形成“刺激-反应”联结,这就是行为主义的联结学习理论或曰刺激-反应(S-R)学习理论。由于这种理论强调认识来源于外部刺激,并可通过行为目标检查、控制学习效果,在许多技能性训练或作业操练中刺激-强化又确实有明显的作用,因而在50年代至70年代这种学习理论曾风行一时,对早期ID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但是由于这种学习理论只强调外部刺激而完全忽视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的作用,对于较复杂认知过程的解释显得无能为力。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则与此相反,它认为人的认识不是由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由外部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于是随着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单纯建立在行为主义联结学习理论基础上的ID逐渐受到批评。在此背景下,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M·加涅吸收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两大学习理论的优点,提出一种折衷观点,即所谓“联结-认知”学习理论。这种理论主张既要重视外部刺激(条件)与外在的反应(行为),又要重视内部心理过程的作用,即学习的发生要同时依赖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教学就是要通过安排适当的外部条件来影响和促进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使之达到更理想的学习效果。在目前流行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型中绝大部分都是采用这种折衷的学习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共16页,当前第1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第一范文|第一PPT|免费作文|免费PPT课件下载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mzbm.com/jiaoan/2022/22996.html

“教学设计 专家点评: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 的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案 托班数学教案:蚂蚁宝宝的一家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蚂蚁宝宝的一家教学目标:    1、通过看看、找找、讲讲等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学说方位词,并 初步尝试按大小分类。    2、幼儿能愉快参加活动,大胆的讲述。教学准备:    小蚂蚁头饰;大小的饼干若干;大小篮子各一只;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一、导入 活动,做准备动作。   ...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开汽车

活动目标:    1、感知数字“1”、“2”、“3”。    2、能找到和自己胸饰上相同的数字。活动准备:      1、托儿人手一份汽车胸饰,分别标上“1”、“2”、“3”的数字,大的“1”、“2”、“3”胸卡一套。     2、三张标有“1”、“2”、“3”数字的椅子。     3、开汽车的音乐...

幼儿园教案 小班语言:秋天的果园

一、活动背景:一天下午水果正好是吃桔子,有幼儿奇怪的问:“咦!今天怎么吃桔子了?”随着孩子们一句稚嫩的疑问,进行了随机教育。于是我问他们:“你们知道秋天里还有哪些水果也丰收了?”小朋友们说了许多。随后我进行了反思:孩子们为什么会对午点时吃的桔子如此感兴趣,使他们很兴奋呢?在幼儿园孩子们品尝到的第一种...

幼儿园教案 小班语言:小波的生日

活动目标:仔细观察画面,尝试根据动物局部特征猜猜小玻的动物朋友,语言表达清晰。活动准备:《小玻的生日》ppt活动过程:一、观察ppt,引出主题重点提问:今天小玻请朋友来干什么?小玻请了几个动物朋友呢?小结:小玻今天过生日,它请了四个动物朋友来做客。二、仔细观察画面,寻找小玻的朋友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幼儿园教案 小班语言《还有谁要上车》

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2、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活动准备:故事《还有谁要上车》,幼儿画册。活动过程:一、问题引入,激发幼儿兴趣以收集的汽车声音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自由交流这些声音在什么地方听过,是什么声音。借助...

幼儿园教案 小班半日活动详案:一起动起来

半日活动目标1.学习自然地演唱歌曲并乐意参与集体演唱活动。2.借助情境表演及教师体态提示,感受并尝试学唱休止符和切分音。3.知道正确的盥洗方法,做到节约用水,保持盥洗间卫生。来园活动自主性游戏活动语言区:看看讲讲幼儿自己的图书数学区:分类、拼图、排序点子图片匹配生活区:穿项链穿珠子盖瓶盖美工区: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