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正文内容

教学设计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20)教学教案266

探讨问题及解决方法

    《绿色蝈蝈》一课主要学习任务是探讨蝈蝈的外表特征和生活习性,让学生对这种小昆虫有进一步的了解;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主要依靠学生通过速读课文来抓住重点,再辅以学生平时喂养蝈蝈的亲身经历。另外作者独特的语言艺术也是本文学习时不可忽视的问题,可采用学生独立研读、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方法。

教材分析

《绿色蝈蝈》一课选自人教版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这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有些对小动物有浓厚的兴趣,也有喂养小动物的经历,尤其是蝈蝈这种很普通、常见的小昆虫,有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更有助于这篇课文的学习。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这篇课文,教师布置学生在课下搜集关于蝈蝈形、色、声、食等特性,并回忆自己喂养蝈蝈的经历,把自己的经验带入到课文的学习中,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学生之间合作交流,介绍自己最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2、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以及蝈蝈的生活习性。

    能力目标

1.学习用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简洁概括要点的方法。

2.体会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生动活泼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体会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笔法特点;感受、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教学方法

1.朗读法。《绿色蝈蝈》是一篇观察随笔,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结合,描写生动,妙趣横生,在反复诵读中体味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如拟人手法的运用及表达效果。

2.研讨点拨法。本文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因其内容的生动有趣,课堂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自由探究的积极性,为深层把握文意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教师适当点拨、归结,如文章突出的写作特色。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猜谜:(课件展示)谜一:“小小诸葛亮,稳坐中军帐;布下八卦阵,捉拿飞来将。”谜二:“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谜三:“头小颈长四脚短,硬壳壳里把身安,别看胆小又怕事,要论寿命大无边。” (学生猜谜后课件展示动物的画面)

大家说说,你是根据什么把谜底给猜出来的呢?(引导得出结论:根据谜语中讲的特点以及自己平时的观察)对,介绍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今天,我们来学习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绿色蝈蝈》,看看他是如何发现蝈蝈特点的,他又是如何来介绍蝈蝈这些特点的。

二、资料助读

提问:谁愿意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作者法布尔的情况和大家进行交流?

(提示:1823年12月22日,法布尔生于法国南部一户农民家中。在他不足19岁时就立志研究昆虫。后来靠自学获得了自然科学硕士、博士学位。《昆虫记》共20卷,谈到的虫子有100多种,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若干解决理论问题的议论,以及少量带科普知识性的文字。做这件事耗费了他的一生,但这些可能是一般人一辈子也无法亲眼目睹的虫子生活细节。1915年11月的一天,这位以昆虫为琴拨响人类命运颤音的巨人逝世。)

三、速读概括,感知文章

1、对照幻灯片,学生解决疑难字音。

篝(gōu)火  喧嚣(xiāo)  狩(shòu)猎  篡(cuàn)夺

 窸(xī)窣(sū)  气氛(fēn)  吮(shǔn)吸  静谧(mì)

喑(yīn)哑(yǎ)  螽(zhōng)斯  莴(wō)苣(jù) 颚(è)

喙(huì)  嗉(sù)

2、速读课文,感知以下内容:

(1)快速阅读全文,找找看:文章介绍了蝈蝈哪些方面的特点?

(外表、叫声、习性)

(2)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

(“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3)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

(蝈蝈的叫声和食性。主要写的是食物习性。从第4段到结尾,这是文章的主体,其中8、9、10三段是对蝈蝈食性的补充说明。11段是写蝈蝈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一起,从不争吵。)

3、交流讨论,编写谜语。

教师再次用课件展示蝈蝈图片,学生4人一组进行交流、讨论:请根据蝈蝈外形、色彩、声音、食性等方面的特点合作编写一个以“蝈蝈”为谜底的谜语。

四、品析语言,体悟情感

主问题:鲁迅称法布尔为“讲昆虫故事的楷模”,“没有哪位昆虫学家具备如此高明的文学表达才能”。你能从文中看出这样的特点吗? (独立研读、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交流研讨重点:

1、不断变换对蝈蝈的称呼

夜间捕蝉的蝈蝈——夜间狂热的狩猎者

入夜鸣唱的蝈蝈——夜晚的艺术家  歌手

入笼喂养的蝈蝈——“我”笼里的囚犯

饱餐蝉肉的蝈蝈——蝉的屠夫共2页,当前第1页12

阅读剩余的51%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第一范文|第一PPT|免费作文|免费PPT课件下载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mzbm.com/jiaoan/2022/21447.html

“教学设计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的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罐子叮当响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罐子叮当响活动目标:在看看、说说和摆弄中感知罐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等;乐意大胆 说话。活动准备:  1、方形与圆形的罐子若干  2、大筐两个  3、方形、圆形、三角形的饼干  4、各种辅助器具若干(积木、小棒、小动物等)活动过程:一、教师导入:  1、今天我请来了一些好朋友,想不...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托班音乐教案:我的小宝宝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缓慢、安静的摇篮曲性质。   2、创编各种哄娃娃睡觉的动作,表达对歌曲的理解。   3、体验做“爸爸”“妈妈”与“娃娃”的亲爱情感。  活动准备:   小摇篮、小花被、玩具娃娃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中边唱边做拍手点头的动作,并创编一到两个新动...

幼儿园教案 托班音乐节奏游戏:大象和小蚊子

托班音乐节奏游戏:大象和小蚊子宁波市鄞州区姜山幼儿园 李明妃活动目标:1、熟悉大鼓、串铃、铝板琴的声音,初步学习使用串铃(用臂部大肌肉带动手腕摇串铃。)2、通过大象和蚊子的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与乐器演奏的对应关系,并作出相应的游戏动作。活动准备:铃鼓、串铃人手一个,大鼓一面,铝板琴一个、大象屁股活动过...

幼儿园教案 托班亲子音乐设计:小小音乐家

活动名称:小小音乐家活动类型:亲子音乐活动  适合年龄段 18—24个月活动目标:1、感受2/4拍歌曲的旋律。                        2、在活动中体验用乐器伴奏的愉悦。活动准备:1、星星图片一张。       2、塑料瓶制作的沙球十个。                    ...

幼儿园教案 小班语言:小猪捉迷藏

设计意图:最近本班幼儿比较迷恋图书角,喜欢到图书角翻阅图书,喜欢和小伙伴分享,交谈的兴趣很高。他们大多都喜欢色彩鲜艳,有一定故事内容的图书,而且图书中的角色还是他们熟悉和喜欢的。并且在《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加孩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鼓励和支持幼儿与同伴...

幼儿园教案 中班数学:热闹的公园

活动目标:1、学习4、5数的形成。          2、在与操作材料积极互动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1、门票、磁卡、笔若干          2、小花伞四把。          3、ppt《热闹的公园》活动过程:一、逛公园导入1、  今天冯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公园玩玩,坐小汽车哦!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