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正文内容

美术教案 我架神州游太空——浙版美术教案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14)教学教案163
课题:(浙版美术教案)我架神州游太空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飞行器、宇航服等有关太空的知识。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设计创作“我架神州游太空”的能力。——浙版美术教案3.让学生在设计创作“我架神州游太空”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太空、向往未来的情感。我架神州游太空二、教材分析1.编写思路。  自古以来,太空对于人类总是神秘莫测的,我架神州游太空人类渴望探索太空的奥秘,却苦于没有方法,直到1961年前苏联的航天员加加林第一次登月成功,终于为人类揭开了太空的神秘面纱。美国也随后实现了多次登月计划。而中国,作为一个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泱泱大国,同样热切盼望着在太空中的某个星球上留下中国的国旗,烙下中国人的脚印。xx年10月15日,宇航员杨利伟驾我国自行设计的“神州五号”宇宙飞船升入太空,成功地完成了我国第一次载人宇宙航行,为我国探索太空书写了历史新篇章。  本课以《我驾神舟游太空》为题,通过了解太空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在设计创作飞行器神游太空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设计能力、想象能力及动手创造能力。教材选了杨利伟驾“神州五号”宇宙飞船航行太空的图片及其他飞船、卫星图片等,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科学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亲近科学的情感及了解太空的欲望;另外,教材也选择了一些学生作品,更是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触动学生创作(可以用手工或绘画的形式)灵感,使学生在激情昂扬中想象自己驾神舟游太空的情景。  2.重点、难点。      重点:能绘画或制作出一幅太空遨游图。  难点:有创意地进行飞行器的设计。●方案二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蜡笔水彩画的工具,分创作组(4人一组),收集太空的有关图片资料    (教师)课件、范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准备太空飞行器的模型等    教学过程    1.提问导入。    (1)世界上除了鸟儿会飞外,还有什么东西会飞?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2.了解太空。    (1)学生分组交流自己事先收集的有关太空的图片资料。    (2)教师补充小结并板书:宇宙飞船、宇航服、太空、星球。    3. 欣赏图片。    (1)提问:说说宇宙飞船的组成部分并简述其设计的注意点。    (2)教师小结,板书欣赏要点:①形状;②色彩;③结构;④其他因素。    4.学生创作。    (1)主题:我驾神舟游太空。    (2)提问:在太空遨游时你希望驾怎样的飞行器?穿怎样的宇航服?最想到哪个星球上去探险?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3)学生创作作品,教师指导。    (4)启发:①构思:与众不同,富有创意;②构图:重点突出,主次分明;③创作:掌握技法,熟练表达。    5.作业讲评。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同学互评。    (2)有时间的学生进一步修改作品。    6.课外作业。    (1)收集有关太空的图片资料。    (2)准备小组创作比赛。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 创作小组内商讨创作方案    (教师) 有关绘画和手工的材料工具    教学过程    1.强调要点。    (1)事先商量好分工情况。    (2)各小组在30分钟内创作一幅作品。    (3)把大家对遨游太空的感受在创作中具体地表现出来。    2.学生制作。    (1)主题:体验太空。    (2)准备:交流2分钟,安排好分工。    (3)建议:①注意安全;②要有创新;③结合未来发展方向;④最好体现出科学性和艺术性。    3.教师指导。    教师在构思、构图、技法及学生的合作方面作指导。    4.展示作品。    让各组代表上台发言,并互相评价作品。    5.课外拓展。    (1)要求各班进行作品展评。    (2)举办有关太空知识的讲座。    (3)鼓励对太空有兴趣的同学继续深入探究太空的奥秘。●方案一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太空知识的图片资料,准备记号笔、蜡笔水彩画的作画工具  (教师)课件、范作、把教室布置成类似太空的环境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1)学生谈谈在“太空”的感受。  (2)结合学生回答,教师讲述有关太空的科普知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进行太空遨游模拟实验),并提问:看了录像你了解到哪些太空知识?  (3)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太空的资料。  (4)针对学生交流的内容,教师小结。  2.畅述想法。  (1)学生谈谈:①怎样把教室设计成太空舱,成为一艘宇宙飞船?②如果想要去太空遨游,需要哪些必备工具?③遨游太空需要注意些什么?  (2)出示宇宙飞船的模型或作品,帮助学生了解宇宙飞船的构成。  3.动手创作。  (1)明确主题:我驾神舟游太空。  (2)教师建议:设计时要有自己的独创性;注意飞船和宇航服等的形状和色彩;注意飞船内外的环境。  (3)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动手创作。  4.评价作业。  (1)学生介绍作品。  (2)学生自评、互评各自的优点与不足。  5.课外拓展。  (1)继续收集有关太空的资料。  (2)写写创作的体会或有关遨游太空的故事。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 准备手工材料,课前分好合作小组  (教师) 课件、范作等  教学过程  1.总结作业。  表扬优秀作业。(从创意、科学意识、情感投入等方面评议。)  2.欣赏思考。  (1)欣赏相关的手工制作作品。  (2)思考:这些作品使用了什么工具材料(注意材料的质感?)  (3)师生共同小结,理出创作思路。  3.分组创作。  (1)学生分成4人一小组,并在组内商讨创作方案。  (2)交流创作意图,各组汇报创作计划。  (3)建议:可以用各种纸张及瓶子、纸盒等材料进行制作。(组员可以为自己的作品编一个故事。)  (4)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4.作业讲评。  (1)学生分组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自评。  (2)各组互评。  5.课外拓展。  (1)阅读有关太空的书籍。  (2)讲有关太空的故事给好朋友或父母听。  (3)将手工作品布置教室。 课外资料宇宙家族有哪些成员  什么是宇宙呢?一般认为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它无边无际、无始无终。  宇宙的成员中,我们最先认识的是太阳系。太阳系的家族包括太阳、地球在内的九大行星,还有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行星际物质……其中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其他天体围绕太阳周而复始地旋转。  太阳系只是广大恒星世界中的一员。我们在夜晚见到的满天星斗,绝大多数都是像太阳这样能发光发热的恒星。这些恒星的温度、亮度、体积都不一样。众多的恒星往往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组成星团,与气体和尘埃物质构成一个直径为几十万至几千万光年的星系。银河系就是其中之一,它的直径就有10万光年。当然,宇宙中还有众多类似银河系这样的河外星系,它们的外型和结构存在着差别,距离有近有远。假如几个星系之间距离较近,就组成了星系团。宇航员是怎样在太空中生活的?  太空是个重力十分微小的地方,在那里,宇航员的生活方式与地面大不相同。由于失重,宇航员吃饭和喝水可不像在地球上那样自由。比如吃饭,如果像在地面上那样,饭会一粒一粒飘满整个房间,并且饭粒会随着人的呼吸钻进人的鼻孔。因此,太空食品都要经过特制,装在软管或软袋里。宇航员进餐时,先要将身体固定好,动作要轻,呼吸节奏要调节好,不能张开嘴咀嚼食物,吃东西时只能用鼻呼吸,否则食物会从嘴中逃出。喝水也同样要把水放在密闭的容器中才行。  太空中的生活还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刷牙不用牙膏和牙刷,更不能用水,而是嚼一种类似口香糖的胶质物,让牙齿上的污垢粘在它上面,以便达到洁齿的目的。洗脸时只是用浸湿的手纸擦一擦。谁是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地球,现在人类不但可以到达月球,而且可以在太空中行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能到更远的太空去旅游。但谁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呢?    1961年4月12日的清晨,在前苏联中部的拜科努尔宇航中心发射了一枚名为“东方1号”的运载火箭,它载着人类第一位宇航员尤里·加加林直冲云霄。此时,在高速飞行的飞船内,加加林不时观察舱内的仪表,认真地做着记录,并及时拍下一些珍贵的照片。上午9时,莫斯科电台向全世界公布了一个消息:“1961年4月12日,在苏联本土,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进入了围绕地球运转的轨道。”尤里·加加林就成了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    “东方1号”飞船一共在空中停留了108分钟,绕地球一周,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壮举。  在飞船返航时,加加林启动了装在机械舱内的制动火箭,使飞船减速,然后控制火箭喷射气体的方向,使飞船脱离绕地球的轨道,飞回了地球。在距地面7700米时,加加林被弹出生活舱,乘降落伞飘然落地。    后来,加加林这样描述他的感受:“(地球)地平线呈现出一种异常美丽的景色,淡蓝色的晕圈环抱着地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第一范文|第一PPT|免费作文|免费PPT课件下载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mzbm.com/jiaoan/2022/10294.html

“美术教案 我架神州游太空——浙版美术教案” 的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案 托班数学教案:蚂蚁宝宝的一家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蚂蚁宝宝的一家教学目标:    1、通过看看、找找、讲讲等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学说方位词,并 初步尝试按大小分类。    2、幼儿能愉快参加活动,大胆的讲述。教学准备:    小蚂蚁头饰;大小的饼干若干;大小篮子各一只;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一、导入 活动,做准备动作。   ...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数学:图形宝宝找家

教学目标:·继续学习认识几何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区分图形的大小。·能将图形与影子匹配,培养观察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教学准备:(认知准备)认识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材料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包(no12),相应的彩色图形纸,浆糊重点与难点:图形与影子配对  教学过程:一、说说我认识的图形:·...

幼儿园教案 小班语言:嘟巴变了

设计思路:幼儿最近的主题是《可爱的动物》,因此我设计了这堂《嘟巴醒了》的语言课,目的就是想要让幼儿了解故事的情节,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因为我认为幼儿的道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现在的孩子大都都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不愿与人分享、不愿帮助别人是十分常见的问题,因此,我想通过故事,能让幼儿了解帮助他人的...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数学:图形宝宝排队

 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的探索欲及其参加排序活动的兴趣、2.鼓励幼儿根据两种物体的特征按简单的规律进行排序、3.积极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简单的排序规律、活动准备:1.    图形妈妈图片一张,圆形宝宝与三角形宝宝、三角形宝宝与方形宝宝的排序图各一张、2.    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套排序图3.   ...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数学《找图形》

活动目标:1.巩固对几种几何图形的认识。2.能根据每幅图中的不同形状进行统计归类,并把数量用圆圈记录下来。活动准备:1.幼儿操作材料:用各种图形组成的画面。2.教师教具材料:多媒体。活动过程:一、复习各种图形。1.教师逐个出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提问:这是什么图形?2.小朋友们在哪里...

幼儿园教案 小(七)班半日活动方案

为了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进一步增进家园联系和沟通,特向家长进行半日活动开放。具体活动如下:一、晨间活动:安静游戏:积塑、看图书户外小型器械:滚桶、钻圈、独木桥、纸球、辫绳、飞盘等目标:1、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器械,培养幼儿的自主性。2、养成幼儿早起,来园参加锻炼的好习惯。二、早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