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PPT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PPT 详细介绍: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PPT
第一部分内容:必备知识·素养奠基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1.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_______________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
【观点辨析】有人说《南京条约》签订后标志着中国已经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的?
提示:(1)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告终。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2)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社会完全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争取_________、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_____、人民幸福。
3.复兴之路:
(1)探索复兴之路: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_________和中国人民的_________。
(2)选择复兴之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______________走不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实现国家_________、人民_____,必须另辟新路。
【观点辨析】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既然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那么,也就改变了当时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的?
提示:辛亥革命既未铲除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统治的根基,也没有改变中国深层的社会结构,更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1.马列主义传入中国: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________________。
2.新民主主义革命:
(1)中国共产党诞生:1921年,在_______________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2)胜利: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_____战争、土地革命战争、_____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3)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_________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_________、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4)两个步骤:
①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_________的社会。
②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_________的社会。
(5)特点:一就领导权来说,是由_________领导;二就革命前途来说,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_________,并最终过渡到_________社会;三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是世界_________革命的一部分。
... ...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PPT,第二部分内容:关键能力·素养形成
议题一 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议题诱思: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艰辛探索,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民国初期,陈嘉庚说:“今日国势危如累卵,所赖以维持者,惟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民心。”黄炎培也说:“今吾中国至重要,至困难问题,厥惟生计;曰求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厥惟教育。”
探究:(1)搜集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相关史料,了解有关救国救民的主张。
(2)小组合作,汇集史料,指出教育救国主张的积极意义和无法实现的原因。
【归纳·释疑】
1.近代中国一步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1)1840年鸦片战争,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美俄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掠夺了大量的金银珠宝,还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去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1894年至1895年,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这一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1900年至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同中国签订了《辛丑条约》,这一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
(1)中国的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具有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坚固的封建基础。中国的封建主义不愿意走资本主义道路。
(2)帝国主义势力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帝国主义列强不愿意中国通过资本主义道路而富强起来。
(3)中国本国资产阶级有自身的局限性,资产阶级政党组织涣散,没有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资产阶级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中国资产阶级想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未能成功。
【典例·示范】
选择复兴之路,在当时世界发展的大格局下,我国不可能模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的原因是( )
①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②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③无产阶级力量当时比较强大
④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素养·提能】
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是央视第一部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系列节目。《复兴之路》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揭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之路。第一集《千年局变》时间跨度:1840年~1911年。本集以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探索为主要内容。
(1)上述图片所示事件有何共同作用?(科学精神)
提示:实现民族振兴,探索复兴之路。
(2)三幅图片各是怎样体现这一主题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提示:图一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建立近代工业;图二用进化论的观点宣传维新变法;图三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议题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
议题诱思: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1940年1月,毛泽东在其著作《新民主主义论》中,比较完整地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政策。
探究:(1)结合历史史实,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之处。
(2)查阅历史资料《新民主主义革命简史》一书,了解革命先辈是如何树立对崇高理想矢志不渝、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坚定信念的。
【知识拓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典例·示范】
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 ...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PPT,第三部分内容:议题研析微课堂
议题:共产党人为何要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
【议题·情境】
新改版的《求是》杂志2019年第1期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
《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正确思想指导!]
文章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智慧滋养!]
文章强调,要学习掌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化解矛盾!];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掌握方法!];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实践第一!]
【探究·讨论】
(1)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过程中,发挥了何种作用?(科学精神)
(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焕然一新,“新”的领导阶级和指导思想是什么?(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3)以“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题,写出研究报告要点。(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
提示:(1)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新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3)可从我党的性质、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起的作用等角度撰写。要点有针对性即可。
关键词: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PPT课件免费下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PPT下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PPT下载,.PPT格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第一范文|第一PPT|免费作文|免费PPT课件下载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