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相见欢》PPT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第一范文|第一PPT|免费作文|免费PPT课件下载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见欢》PPT
第一部分内容:原文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创作背景:靖康之难,汴京沦陷,二帝被俘。朱敦儒仓猝南逃金陵,总算暂时获得了喘息机会。这首词就是他客居金陵,登上金陵城西门城楼所写的。
注释:
金陵:南京。城上西楼:西门上的城楼。
倚清秋: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的大乱。
簪缨:当时官僚贵族的冠饰,这里代指他们本人。
收:收复国土。
扬州:地名,今属江苏,是当时南宋的前方,屡遭金兵破坏。
倩:请。
译文:南京城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万里的长江在夕阳下流去。钦宗靖康二年(宋公元1127年)金人侵占中原,官僚们散了,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试请悲风吹泪过扬州。
... ... ...
相见欢PPT,第二部分内容:鉴赏:
上片写金陵登临之所见。开头两句,写词人登城楼眺远,触景生情,引起感慨。金陵城上的西门楼,居高临下,面向波涛滚滚的长江,是观览江面变化,远眺城外景色的胜地。朱敦儒这首登楼抒怀之作,既不是发“思古之幽情”,也不是为区区个人之事,而是感叹国家生死存亡的命运。
接下来,作者写自己秋色中倚西楼远眺。“清秋”二字,容易引起人们产生凄凉的心情。词中所写悲秋,含意较深,是暗示山河残破,充满萧条气象。
第三句描写“清秋”傍晚的景象。词人之所以捕捉“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的意象,是用落日和逝水来反映悲凉抑郁的心情。
下片回首中原,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来表达词人的亡国之痛,及其渴望收复中原的心志。“簪缨”是贵族官僚的服饰,用来代人。“簪缨散”,说他们北宋灭亡之后纷纷南逃。“几时收”,既是词人渴望早日恢复中原心事的表露,也是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的愤懑和斥责。
结尾一句,用拟人化的手法,寄托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对中原人民的深切怀念。作者摒弃直陈其事的写法,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得含蓄、深沉而动人。人伤心地流泪,已经能说明他痛苦难于忍爱了,但词人又幻想请托“悲风吹泪过扬州”,这就更加表现出他悲愤交集、痛苦欲绝。扬州是当时抗金的前线重镇,过了淮河就到了金人的占领区。风本来没有感情,风前冠一“悲”字,就给“风”注入了浓厚的感情色彩。
关键词: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免费下载,相见欢PPT下载,.PPT格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第一范文|第一PPT|免费作文|免费PPT课件下载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植树的牧羊人》PPT优秀课件下载 详细介绍: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植树的牧羊人》PPT优秀课件下载,共27页。 《植树的牧羊人》PPT课件包含导入新课、课文解析、整体感知、小结等内容。 一个人,一双手,一颗颗种子埋下,一棵棵小树扎根;几十年,几经世事变迁,几许沉默守候,几多荒漠...
《影子》PPT优质课件下载 详细介绍: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影子》PPT优质课件下载,共21页。 《影子》PPT课件包含导入新课、字词学习等内容。 阳光下大树的影子 灯光下的路牌 海边的海鸥 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 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 说说影子陪我做了什么事情...
《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第二课时) 详细介绍: 《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第二课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掌握相关的虚词、实词及重点语句的翻译 。 2.通过对话,深入体会《左传》在刻画人物形象的特点。 3.通过诵读,抓住文中关键词语,领悟烛之武高妙的劝说艺术,感悟《左...
《乌鸦喝水》PPT教学课件下载 详细介绍: 《乌鸦喝水》PPT教学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教学目标 认识11个生字和1个偏旁,会写5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 ... ... 乌鸦喝水PPT,第二部分内容:整体感知 1.认真倾...
《故都的秋》PPT课文课件 详细介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PPT课文课件,共10页。 《故都的秋》PPT课件包含作者介绍、课题释义、文章的结构、思考等内容。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
《祝福》PPT优秀课件 详细介绍: 《祝福》PPT优秀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素养目标 1. 理清小说的线索,体会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2. 抓住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3. 分析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把握祥林嫂的悲剧所揭示的主题...
9秒前
49秒前
50秒前
4分钟前
1天前
417 浏览范文大全
392 浏览政治
353 浏览语文
336 浏览语文
278 浏览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