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教案 第3页
历史教案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案
一、课程标准通过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贫现象改变的表现及原因 (2)积弱局面改善的表现及原因 (3)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4)探究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2)利用...
历史教案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教案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本节重点知识】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航海家及支持国、航线、意义;2、葡萄牙和西班牙首先开辟新航路的原因;3、葡萄牙和西班牙进行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地区;4、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知识结构图解】一、新航路的开辟1、时间:15世纪中期——17世纪中期(“扩张的时代”...
历史教案 西汉的兴衰
教学建议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识 1.武帝的这一政策与秦代有很大不同,儒学独尊后,其他思想学派并未被禁止。而且所提倡的儒学本身也广泛吸收了法家、阴阳家等各家学说,统一的思想带有一定的综合倾向,因而获得了成功。 2.尊儒兴学,把教育、考试与选官结合起来,是武帝的创造,在客观上促成了重视知识重视教...
历史教案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教学目标 知识结构 春 秋战 国社会经济农业工具铁工具开始出现;开始用牛犁耕并推广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开始用牛犁耕并推广水利楚国:孙叔敖修芍陂秦国:李冰修都江堰;郑国修郑国渠手工业冶铁 创造铸铁柔化技术,比欧洲早2000年以上铸铜莲鹤方壶,出现金银错新技术 漆工艺 采用夹纻技术...
历史教案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 高中三年级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结构 春秋战国政治诸侯争霸: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吴越争霸七雄争霸;公元前4世纪中期,齐魏强盛;公元前3世纪以后,秦国称雄战争晋楚的城濮之战齐魏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秦赵的长平之战民族周边民族:北有匈奴、东胡,西有戎,南有越各民族逐步融合教学建议复习课设计第五节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
历史教案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2)理解“举贤良”的用人政策是国家政治、经济和国防的需要,以及汉武帝以后的新儒家思想历史地位形成的重要原因;(3)探究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与封建统治...
历史教案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教学目标 知识结构 春秋战国政治诸侯争霸: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吴越争霸七雄争霸;公元前4世纪中期,齐魏强盛;公元前3世纪以后,秦国称雄战争晋楚的城濮之战齐魏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秦赵的长平之战民族周边民族:北有匈奴、东胡,西有戎,南有越各民族逐步融合教学建议复习课设计第五节 一、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
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毛泽东教案
专题四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教案【课标要求】 1、了解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2、认识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在中国革命历史的各个阶段,毛泽东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奋斗的历程,以及在这一历程中表现出的卓越的政治、...
历史教案 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
教学目标 知识结构 距今时间(年)发现地点所属时代生产工具经济状况社会生活状况社会组织特点历史地位原始社会原始人群元谋人170万云南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 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最早人类北京人70~20万北京周口店打制石器 天然火简单语言集体劳动、共享食物、群居生活早期人类的典型代表 母系氏族公社山顶洞...
历史教案 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 高中三年级历史教案
教学建议秦汉的统治思想问题 任何统治阶级为维持统治,都会根据政治、经济的形势和政治需要,确立自己的统治思想。作为封建大一统开始形成时的秦汉统治者,在确立统治思想方面进行了种种探索。战国时期的泰国,有实行法治的传统,商鞅就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秦国的丞相李斯与韩非是同学。战国时的法家集大成者韩非...
历史教案 第一节 百家争鸣教案
第一节 百家争鸣教案一.设计思路以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先代哲人智慧为主题,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和精神升华,充分尊重学生体验与感受的权利,正视学生心理与情感体验的差异,适时、适度地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引导、提示、升华和启迪作用。教师应注意避免生...
历史教案 保卫太平天国的斗争
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洪秀全重新封王;三河镇大捷;上海战役;安庆保卫战;天京保卫战;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2.能力方面:(1)通过对太平洋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