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正文内容

教学设计 《语言与文学》教学设计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20)教学教案213

《语言与文学》教学设计示例
(设计A)
  教学过程
  1.测览课文,完成练习一
  通过教师谈话导入新课后,即布置学生阅读“分论”部分。在示范填写练习一“词汇”部分空格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继续完成练习一的其余空格,以达到梳理课文、把握作者主要观点的目的。(答案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2.研读课文,分析论证艺术
  有选择地朗读“分论”部分,并作以下分析(仅列要点):
  “词汇与文学”一节,从《诗经》的比兴说到杜甫的《秋兴》,再到朱熹的《观书有感》。接着引用《文心雕龙》中有关形象思维的论述,从正面说明词汇与文学的关系。这一部分最后所举明世宗《送毛伯温》诗一例,属于反面论证。
  “语音与文学”一节,抓住了古韵和声调这两个特点,以旧体诗、古代骈体文和新诗为例,重点说明了文学作品的抑扬美和回环美。论述之中,作者还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绍了古韵和古代声调的一些基本常识,其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扩大知识面。
  “语法与文学”一节,依次谈了“对仗”和一些“特殊语法形式”能够造成语言的整齐美,做到言简意赅。
  3.默读课文,点击“总论”部分 
  在这一个教学环节中,应引导学生分辨“总论”与“分论”的结构关系,明确“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的立论依据。
  4.组织学生完成练习三,培养迁移运用能力 
  分析《天净沙·秋思》时,要抓住三个名词句连用、句句押韵、平仄相对相间等特点;讨论《荷塘月色》时,可在叠字的使用、句式的铺排、修辞的选择、节奏的安排、平仄的变化等方面做文章。
(设计B)
  教法展示
  1.明确重点 上课伊始,教师就向学生讲清楚本课文的训练重点:一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二是用学过的文学作品印证作者说的道理,懂得学好语言的重要性;三是积累“抑扬、回环、绝缘、味同嚼蜡、息息相关、言简意赅”等词语。
  2.课文扫描 引导学生分节朗读课文,概括大意,完成练习一。具体步骤可作如下安排:
  第一步:在朗读的时候,弄清“抑扬、回环”等词语的含义。
  第二步:与朗读同步进行,概括各节大意。大意要点:①总论“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②论述形象思维与具体形象的关系;③论述文学作品的抑扬美和回环美;④论述语言的整齐美和言简意赅。
  第三步:在概括大意的基础上完成练习一,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尽量找“原文”为答案,力求简洁明了。
   3.实践演练 对照练习一的答案,仿照课文中的举例,布置学生分组活动,分别为“词汇”“语音”“语法”所谈的“语言手段”(如“多用具体名词”“平仄”“对仗”等)补充一至二个已学过的文学例子,并作简要分析。
  为加强针对性,收到好效果,教师可用练习三第一则材料(《天净沙·秋思》)作示范。(参考答案:从词汇方面讲,词的前三句各用了三个名词,表现三种事物,让读者体会到一幅游子远在天涯的凄凉惨淡景象如在眼前。从语音方面讲,这首词句句押韵,创造出一种回环流转的美;平仄相对相间,前三句各有三个音步,节奏感强,琅琅上口。从语法方面讲,词的前三句只有名词性词组,不用谓词,地道的言简意赅。)
  4.各抒己见 任选练习二或练习三为课外作业,要求有观点,有例证,以理服人。也可就“实战演练”过程中准备的发言作一番梳理,形成一二百字的发言稿。
教案点评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培养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语言与文学》的特点是,借助众多例子,运用浅显语言,诠释两者的复杂关系。依据这些,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换例法”,即让学生根据王力先生的例子,举出类似的已学过的文学作品去印证作者所说的道理,进而达到理解文章、把握观点的目的。
(设计C)
  教法展示
  1.七嘴八舌 在接触课文前,教师向学生交代课堂讨论的题目——“语言与文学”存在怎样的关系。要求学生用一刻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思考,准备发言提纲。
  用30分钟左右的时间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发表不同的意见,不求答案统一,不期效果很好。教师可适当点评,对于有创意的发言,应充分给以肯定。
  2.九九归一 先由教师引导学生逐节朗读课文,完成练习一、二;后由教师作讲授小结。小结要点为:①本文由“总论”和“分论”构成。②课文抓住语言的三个要素(词汇、语音和语法)分别阐述了语言和文学的关系。③“分论”部分,围绕“语言手段”和“表达效果”进行了全面。充分的论述。
  3.举一反三 通过完成练习三,让学生能够用学过的文学作品印证作者所说的道理,懂得学好语言的重要性。
  (王国彬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2)
教案点评
  数学老师讲授新课时,往往采用讲解例题后布置学生阅读课本,仔细领会新课精神的法子。这样做,我们认为不但有利于学生思维,也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教学王力先生的《语言与文学》,我们不妨借鉴数学老师的这种方法尝试尝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第一范文|第一PPT|免费作文|免费PPT课件下载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mzbm.com/jiaoan/2022/21410.html

“教学设计 《语言与文学》教学设计” 的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托班音乐教案:我的身体

幼儿园托班音乐教案:我的身体一、活动目标:     1、在反复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会唱这首歌曲。     2、乐意参加音乐活动,并体验到音乐活动过程中的乐趣。 二、重点:乐意参加音乐活动,并体验到音乐活动过程中的乐趣。 三、难点:在反复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会唱这首...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数学活动:实物接龙(相同实物一一对应)

活动目标:1、能将两个相同的物体进行匹配。               2、能在两个相同物体之间建立对应关系。          3、喜欢玩接龙游戏。活动重点:能找到相同的物体。活动难点:能将两个相同的物体进行匹配。活动准备:实物接龙卡每人1套、白瓷板每人1个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接龙...

幼儿园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线的想象

设计意图:线条,在孩子的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简简单单的线条能够引发孩子丰富而又愉快的想象。如果能在一个集中活动的时间内,有效的引导孩子想象与表达是很有意义的。出于这样的思考,我设计了《线的想象》这一活动,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入手,从说短短的句子到说长长的句子的完整、丰富;从说长长的句子到运用诗歌句...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中班半日活计划(我爱爷爷奶奶)

(一)活动目标:  1、乐意尝试各种运动器具,鼓励他们玩出各种玩法。  2、有兴趣地将器具组合着玩,有一定的创造性。  (二)活动准备:  自选运动小器械若干(皮球、自制器具、圈等)  (三)活动指导:  1、准备:热身、舒展身体  (1)小螃蟹八条腿,爬呀爬吐泡泡,噗噗。(引导幼儿踩着圈圈走)  ...

幼儿园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计数和空间位置

活动目标:1、练习7以内对应计数的表达。2、能进行7以内数量、物体及空间位置的二次对应关系练习。3、怎强分工合作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活动重点:练习7以内对应计数的表达。活动难点;能进行7以内数量、物体及空间位置的二次对应关系练习。活动准备1、“田”字形玩具架和5-7的数群卡。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3...

幼儿园教案 摇篮曲(音乐)

教学目的:  通过倾听音乐感受摇篮曲轻柔、缓慢的旋律,引导幼儿用语言说出摇篮曲的性质,并有兴趣地用动作表现哄娃娃睡觉的情节。教学准备:  创编一段舞蹈,音带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歌曲:《小小的船》  教师语言:天黑了,整个大地变得静悄悄的,月亮姑娘来唱歌了,星星来为他伴奏,他们的歌声让静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