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正文内容

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20)教学教案211

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新文人诗内涵。  
2.思想教育目标: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的体验。  
3.能力培养目标:新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重点:新诗的鉴赏。  
教学难点: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欣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使用:相关录像。  
课堂教学设计: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他的新诗可堪千古绝唱,他的行为与品格也同样受到同人、朋友、学生的赞赏与爱戴,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有诸多遗憾,但他那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是惊天地、泣鬼神的。难怪这位英年早逝的诗坛巨星的噩耗传来,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徐志摩的诗文都是风格迥异于他人的,储安平曾在《悼志摩先生》一文中说:“内涵是它的骨骼,辞藻是他的外表;一座最牢的房子外面没来一些现代美的彩色和轮廓,仍不能算定成它建筑上的艺术。”这正道出了徐志摩为人为文的风格,语言的华彩,夸饰的造句直接构成了他诗文的外在美,再与之澎湃的内在激情相匹配,俨然是一个洒脱不羁,放浪形骸的浪漫才子的“亮相”。胡适说得好,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 个是美。的确是一语中的。他的作品就是这种精神的融合与体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诗歌,就是一篇可堪千古绝唱的经典之作。  
《再别康桥》出于他自编的最后诗集《猛虎集》。这首诗当写于1928年11月6日诗人第三次旅游归国途中,中国海上。\"康桥\"即\"Cambuidge\"(今译\"剑桥\"),诗人关于它的作品较多,1922年,从剑桥进修归国后,有诗《康桥,再会罢》,1926年,二次旅游该国后,又有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可看出诗人对康桥的感情是十分深切的。究其原因,一方面康桥充满了这位浪漫诗人所需的古老、宁静,充盈梦幻色彩的氛围,另一方面是康桥是诗人一生\"真愉快\"时光的所在。  
二、1、教师范读或放配乐录音带。2、指名学生朗读  
三、整体构思与思路  
1、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山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教师板书:离别的对象特别)  
继续启发:大家看过柳永《雨霖铃》这首词吗?“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种离别的气氛带给我们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沉重)就是词中所说的“多情自古伤离别”,自古以来,离别总是免不了一种沉重愁绪,如柳宗元有《别舍弟宗一》:“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都是两眼泪汪汪的离情别绪,但徐志摩的这首诗呢?大家读了有没有这种沉重之感?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的”“悄悄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板书:营造的气氛轻松)  
再启发:设想一下,如果是你们要远行,面对父母亲友,你们眼中所看到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是“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物,这些物象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就好像作者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营造出的是一种清新之感。(意象的选择新颖)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第一范文|第一PPT|免费作文|免费PPT课件下载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mzbm.com/jiaoan/2022/21384.html

“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的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案 托班音乐游戏:小熊和小蜜蜂

托班音乐游戏:小熊和小蜜蜂活动目标:1、 通过音乐,幼儿能用相应的动作表示出来。2、 参与活动,体现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1、 磁带、录音机2、 蜜蜂和小熊的头饰活动过程:(一) 引题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听听,它是谁?(放蜜蜂音乐)(二) 认识,了解,表现乐曲1、熟悉乐曲:(1) 小朋友,你认...

幼儿园教案 印画:迷彩服(美术)

目标:    1、巩固用纸团印画的方法来装饰迷彩服    2、引导幼儿合作进行纸团印画的游戏    3、感受迷彩服色彩的协调美准备:  1、有过纸团印画的经验       2、黄、绿颜料若干       3、服装纸样若干,纸团若干过程:1、观看vcd,引起兴趣          师:        ...

幼儿园教案 小班语言《调皮的小老鼠》

教学内容 语言活动《调皮的小老鼠》 教学目标 1、能较细致地观察图片,并用语言描述图片的主要内容。 2、会运用方位词“上、下、里、旁”,会运用短句“小老鼠躲在地方”,并发准。 3、能在集体面前大声地表达。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调皮的小老鼠》。...

幼儿园教案 小班半日活动:旋转地风车

一.目标:      1.学做纸风车,训练幼儿手指动作的协调性。    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增强集体感。    二.准备:白纸、蜡笔、吸管、大头针    三.过程:    1.欣赏歌曲(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歌曲吗?)幼儿:大风车。    (1)老师:小朋友们玩过风车,喜欢风车吗?    (2)出示...

幼儿园教案 小班艺术活动设计:《鱼妈妈和鱼宝宝》

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的绘画活动过程中;基本是以幼儿彩笔画为主。小班的幼儿年龄小,你让他用彩笔画画,有许多孩子往往随意乱抹一通,但是,你如果让他们画棉签画,孩子都很乐于参与;而且完成作品的比率很高。所以,我决定从作画材料入手,丰富操作工具,引起幼儿作画兴趣。于是,设计了手指点画《鱼妈妈和鱼宝宝》。一...

幼儿园教案 田野、小房子(美术)

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使用底纹笔进行平涂,学习在规定的范围内排列角色顺序,进行粘贴的方法。2、迁移故事中角色出场的顺序,借助标记物进行排序粘贴,利用外部语言线索,自我监控使用底纹笔进行平涂。3、积极参与排序粘贴和平涂活动,注意保持手指干净和画面整洁。活动准备:1、人手一套自己涂好的操作画片、房子、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