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正文内容

美术教案 《光色心情》教学设计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14)教学教案191

    教学目标
    能够通过丰富的色彩感受活动,激发通感体验,并理解色彩心理属性具有共同性与个体性特征,在色彩运用的实践体验中进一步深化色彩表现的色调知识,建构形象生动的色彩观。学会有目的地选择和运用色彩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从中品味绘画色彩语言丰富的情感内涵。能够结合生活中的色彩体验并运用绘画的相关知识欣赏评述作品中的色彩表现,在感知、领会、感悟作品的过程中,养成敏锐观察、细致比较、逐层分析的学习习惯。
    学习活动分析
    本课设置了三个始终围绕色彩的不同心理属性而逐层展开的学习活动,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的体验,进一步了解绘画中色彩语言的情感表现。
    活动一:目的在于学生能运用色彩的心理属性初步尝试用不同绘画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倾向,体验在绘画中色彩带来的不同心理感受。
    活动二:结合绘画中的“形”的相关学习经验,通过形、色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一组表达不同心情的色彩作业。
    活动三:在掌握了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综合已知,尝试对同一种颜色采用不同表现手段来表达不同的绘画主题。
    教学基本思路
    教学从通感切入,在学生切身体验看得见的冷、热、酸、甜中阐述色彩的心理属性。从艺术家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作品分析中明确学习的目标,学会用色彩语言表达情感。接下来的教学便围绕怎样通过色彩的共性与个性心理属性创作出能表达一定主题和情感的色彩作品,逐一展开有关色彩知识的实践活动。首先是色调的教学,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明确色调的形成因素和构成色调的基本元素——主导色、辅助色与点缀色,在尝试练习中理解色彩运用的关键在于能否较好地对各元素进行对比与调和,从中导入对色彩表现中的冷暖、远近、轻重、强弱等感觉的深入学习。通过练习实践,学生在内化知识的同时,会发现不同的色彩搭配结果能导致不同的心理反应,同样的色彩搭配结果因个性心理各异也会导致不同的心理反应。这时,教师可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深入探究这种色彩表现的差异性的真正原因,从而帮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逐步揭开色彩心理属性的神秘面纱。当学生理解了色彩表现中艺术家们正是利用了色彩的心理属性,通过一定的表现技法与色彩调和经验才创作出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时,尝试运用色彩来表达情感的创作欲望便油然而生。最后通过对学生作品进行展示与评价,为色彩教学圆满地画上句号。
    教学材料分析
    色彩具有极高的精神价值,对人们的生活、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和政治、宗教信仰等发挥着精神方面的作用。艺术家在运用色彩时正是依据色彩的这种心理属性,通过巧妙地运用,使作品的主题直达观者的精神层面,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然而就色彩本身而言是没有温度、远近、轻重、软硬等等区别的,之所以能使人产生诸多的心理效应,是因为在人们的生活经验中对自然现象的色彩习惯性认识以及由这些现象所引发的一系列感觉所带来的,这种以一种领域的感觉引起另一领域的感觉在心理学中被称之为通觉,即通感。教材中橙黄色与橙汁酸甜的味感,褐色与咖啡苦涩的味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视觉、味觉的通感作用,这种通感被运用到绘画中便产生了教材第31页右下角的两幅作品,虽然作品上没有橙汁和咖啡却同样让我们感受到酸甜与苦涩。我们周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色彩世界,在生活中积累的色彩视觉经验与外来色彩刺激产生一定呼应时,就会在心理上产生某种联想,使本来没有灵魂的色彩情感化、精神化、人格化。为什么我们能从凡·高的作品《黄色的房子》中感受到画家的激情、狂热、偏执?为什么从《布达拉宫之二》中能感受得到布达拉宫的辉煌、神秘与雄伟?这其中因色彩表现而带来的感受正是画家主观意识的传递。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第一范文|第一PPT|免费作文|免费PPT课件下载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mzbm.com/jiaoan/2022/10459.html

“美术教案 《光色心情》教学设计” 的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认识前、后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认识前、后活动目标:  1、初步辨别以自我或他人为中心的前与后的位置关系。  2、学说短句“在前面”等。活动准备:  一、猫警长头饰一个,白猫警士头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一只耳”老鼠头饰一个。  二、纸做的老鼠若干个(数量与幼儿中男幼儿的人数相同)。  三、玩具若干个(数量...

幼儿园教案 托班科学教案:爸爸的大手

【设计意图】    爸爸是孩子孩子最亲近的人之一,为了增进父子之间的感情,设计这一节活动课。让孩子感受父亲的伟岸,感受父亲的本领,并为自己的父亲感到自豪。【活动目标】   1.能判断、比较手的大小。   2.能说出爸爸大手的本领,为爸爸感到自豪。【活动准备】   1.爸爸和宝宝在家里一起准备好材料(...

幼儿园教案 小班语言:点点爱去幼儿园

教材分析:儿歌的教学活动,主要是注重幼儿的听、说能力的培养。儿歌的游戏性不是很强,学习方式也比较单一。在本次活动中,目的在于引发幼儿愿意上幼儿园、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愉快情绪,因此在活动设计中,尽量做到游戏性、生活化,让幼儿在玩乐中获得感悟。通过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熟悉作品中的一些...

幼儿园教案 小班半日活动:旋转地风车

一.目标:      1.学做纸风车,训练幼儿手指动作的协调性。    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增强集体感。    二.准备:白纸、蜡笔、吸管、大头针    三.过程:    1.欣赏歌曲(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歌曲吗?)幼儿:大风车。    (1)老师:小朋友们玩过风车,喜欢风车吗?    (2)出示...

幼儿园教案 小班半日整合活动:家乡夏景

设计意图:夏天,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火热的太阳,绿意葱葱的植物,雷雨、彩虹……这所有的一切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的画面,它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纲要》中指出:“小班幼儿喜欢接触、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乐于提问,对自然现象产生兴趣与好奇,注意自然环境的明显变化;能发现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并对它们感兴趣”...

幼儿园教案 艺术说课稿:秋天的果树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体验秋天丰收的喜悦。  2、和同伴能协调配合,会在合作中互相学习。  3、学习撕纸和粘贴的方法。  理论依据:依据素质教育中“提高审美感,提高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要求及幼儿园艺术教学的任务。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两周,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