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了解圆雕造型的基本特点,运用雕塑语言欣赏、评述圆雕作品,促进学生形成人文、科技的素养。
2、技能目标:
运用雕塑语言概括地表述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并能通过阅读分析、资料处理和评述,掌握探究式学习方法的要领。
3、审美目标:
通过欣赏、评述古今中外圆雕艺术作品,使学生了解雕塑艺术及其特点。培养学生正确、健康、向上的审美观。提高对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圆雕的艺术特征,感受圆雕艺术的美。学会探究性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怎样运用雕塑语言去欣赏、评述圆雕作品。
解决难点的措施:
1、通过大量的古今中外圆雕作品的欣赏,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
2、教师及时的启迪和补充,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评述方法。
兴趣点:
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每一个学生都具备的天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见到优秀的雕塑作品(比如在生活社区、校园、公园和一些城市广场)。驻足观赏之余,他们对雕塑作品有自己独到的看法。这正是学习本课内容的前提。
六步教 学 内 容五处 问 议 1、导入(4分钟)
我们深圳是一个美丽的花园城市,很多地方都设置、装点了精美的城市雕塑。那么大家想一想,你在深圳的哪些地方见到过雕塑?”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一组深圳的城市雕塑,教师提醒大家:“刚才看到的雕塑在形式上有什么区别?区别在哪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比较这些雕塑,并互相讨论、商量,再说说它们的区别?”
(1)莲花山上的邓小平雕像、深圳市政府门前的《艰苦岁月》、《拓荒牛》(完全是立体的,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去观赏。)
(2)老东门墙面上《老东门墟市图》(浮雕起伏比较平缓,扁扁的,只能从正面观赏的。)
引出两种形式的雕塑。
2、新授(36分钟)
(1)出示石膏头像雕塑原作,师生共同分析雕塑,找出圆雕和浮雕的共性和特性:
让学生仔细观察、触摸、对比、讨论与我们平时的绘画有什么不同之处。(联系以前学过的美术的分类和相关知识,由此引出雕塑的概念。)
小组讨论的问题:
①绘画和雕塑使用的工具和制作的方法有何不同?
②绘画和雕塑所使用的材料有何不同?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第一范文|第一PPT|免费作文|免费PPT课件下载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