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谈中国诗》PPT
《谈中国诗》PPT 详细介绍:
《谈中国诗》PPT
第一部分内容:导入新课
请欣赏唐诗《夜雨寄北》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 ... ...
谈中国诗PPT,第二部分内容:题目介绍
钱钟书先生在观察中西文化事物时,总是表现出一种清醒的头脑和一种深刻的洞察力。他不拒绝任何一种理论学说,也不盲从任何一个权威。他毕生致力于确定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宫殿中的适当位置,从而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加入到世界文学艺术的总的格局中去。为此,他既深刻地阐发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厚意蕴和独特价值,也恰切地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他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钱著对于推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对于使中国人了解西方的学术,使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文化,起了很好的作用。本文就是这样的作品。
... ... ...
谈中国诗PPT,第三部分内容: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辅仁中学。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学术著作《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篇》《七缀集》等。《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西语译本。《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
写作背景
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原稿为英文,是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节译为中文。
... ... ...
谈中国诗PPT,第四部分内容:整体感知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交代谈中国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2):概括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第三部分(3—7):阐述中国诗的特点。
第四部分(8):总说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
... ... ...
谈中国诗PPT,第五部分内容:课文讲解
1、补充注释。
轻鸢剪掠: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文中说中国诗跟西洋诗相比显得简短轻灵。
穷边涯际:文中指语言文字的边际、深处。穷,尽头。
吞言咽理:文中形容受感动而说不出话语和道理的情形。咽,吞咽。
拔木转石:使树木连根拔起,使大石头转动,形容威力大。
2、钱钟书在这篇演讲稿中主要阐述了什么问题,你是从文章的哪个语段看出来的?
钱先生主要是从中国诗与外国诗比较的角度,阐述了中国诗的特征的。可以从文章第一段结尾:这个立场是比较文学的。看出。
3、课文第一段中“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是对只读中国诗的人而言的。只读中国诗的人不能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上,对中外诗歌进行比较,从而在比较中认识中国诗不同于外国诗的地方,即中国诗的特点。他只能就中国讨论中国诗,不能“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用居高临远的观点看待中国诗,因此难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如何理解“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这句话的本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国诗”,即不是指中国诗歌中的某一类作品或某位诗人的作品,而是指中国诗的发展特点。
... ... ...
谈中国诗PPT,第六部分内容:写作特色
一、钱钟书的散文是典型的学者散文。
学者散文,大都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它不是以情感人,而是以理服人,以智启人。钱钟书的散文正是以思想的睿智见长。在本文中作者对各种材料的运用更是信手拈来,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
二、语言轻松、幽默,大量运用比喻等手法。
语言看似随意而实则深刻,颇具画龙点睛之妙,看似轻淡而实则味厚,如谈到中国诗的发展时,以中国绘画的特点进行类比,既使读者清楚地认识到中国诗发展的迅速,又拓深了文章的内容。
... ... ...
谈中国诗PPT,第七部分内容:课堂小结
本文中钱钟书运用多种知识,探幽入微,条理精辟地论述了中国诗歌的特点。并在严谨周密的论述中用了大量比喻,使文章丰富多彩,幽默睿智。本文也可以一个“通”字概括,即一是通古今,二是通中外,三是通学理。在行文布局上,其主要特点是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中外相容,古今兼顾,且处处都设机巧,让读者回味无穷。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PPT课件免费下载,谈中国诗PPT下载,.PPT格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第一范文|第一PPT|免费作文|免费PPT课件下载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