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PPT课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第一范文|第一PPT|免费作文|免费PPT课件下载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有“诗豪”之称。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这些诗以精炼的文字和意象,表现他阅尽沧桑后的沉思。他的散文长于说理,著有《刘梦得文集》。
背景链接
本诗选自《刘禹锡集》卷三十一(中华书局1990年版)。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多年。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免和州刺史,返回洛阳,途经扬州时与白居易相会。白居易在酒席上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屡遭贬谪、怀才不遇的命运寄予深切的同情,刘禹锡写作此诗答谢白居易。
... ...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PPT,第二部分内容:课文讲解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巴山楚水:诗人曾贬谪四川夔州,湖南朗州,故称巴山楚水。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 ...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PPT,第三部分内容:细细体会诗歌,回答问题:
1.首联中诗人是如何抒情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刘禹锡没有直接倾诉自己长期遭贬的强烈不平,而是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字句,让读者感觉到他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2.赏析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借“千帆过”“万木春”的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和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这两句本是诗人感叹身世的愤激之语,但客观上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蕴含深刻的哲理。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豁达开朗的心境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 ...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PPT,第四部分内容:写作借鉴
1.层层递进,结构严谨。
首联写诗人长期被贬的遭遇,为全文定下了愤激的基调,颔联通过写向秀悼念嵇康的典故及王质回乡竟恍如隔世的情景,使愤激之情进一步深化。颈联宕开一笔,借自然景物暗示社会发展,由沉郁伤感的心境为慷慨激昂的气概。尾联笔锋陡转,答谢友人并与其共勉,表现坚定意志和乐观精神。全诗层层深入,言简意深。
2.用典恰当,寓理深刻。
颔联引用历史典故自然贴切,借向秀、王质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被贬谪的悲痛心情和对岁月蹉跎的感慨,含义十分丰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将人生哲理寓于自然景物中,表明诗人对未来仍然充满信心。
关键词: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免费下载,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PPT下载,.PPT格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第一范文|第一PPT|免费作文|免费PPT课件下载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朋自远方来》PPT课件下载 详细介绍: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有朋自远方来》PPT课件下载,共26页。 《有朋自远方来》PPT课件包含学习目标、活动准备、活动展示、活动评价等内容。 朋友,就像一面镜子,映射着我们的人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我们交什么样的朋友,就意味着我们是什么...
《口耳目》PPT教学课件下载 详细介绍: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PPT教学课件下载,共12页。 《口耳目》PPT课件包含精美图片帮助学习理解生字生词。 学唱儿歌 口 耳 目 作业:1.指一指 2.写一写 ... ... ... 关键词:口耳目PPT课件免费下载,.PPT...
《金木水火土》PPT教学课件下载 详细介绍: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金木水火土》PPT教学课件下载,共27页。 《金木水火土》PPT课件包含新课导入、整体感知、深入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板书设计、布置作业等内容。 同学们,你们在图中能看到什么呢?有金子,木,水,火和土。古人把这...
《飞向太空的航程》PPT课件 详细介绍: 《飞向太空的航程》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新闻的基本结构特征。 2.关注本文涉及的历史背景材料,把握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写作方法。(重点) 3.培养关注时事的习惯,激发民族自豪感。 ... ... ... 飞向太空的...
《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第二课时) 详细介绍: 《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第二课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掌握相关的虚词、实词及重点语句的翻译 。 2.通过对话,深入体会《左传》在刻画人物形象的特点。 3.通过诵读,抓住文中关键词语,领悟烛之武高妙的劝说艺术,感悟《左...
《再别康桥》诗两首PPT 详细介绍: 《再别康桥》诗两首PPT 第一部分内容:新课导入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在中国诗坛上活跃着一个新的诗歌流派,这就是以《新月》月刊为阵地的致力于提高新诗艺,潜心于探索新诗律,以追求“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三美作为诗艺目标的“新月派”。 在这个诗...
9秒前
49秒前
50秒前
4分钟前
1天前
417 浏览范文大全
392 浏览政治
353 浏览语文
336 浏览语文
278 浏览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