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语文 > 正文内容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王戎不取道旁李》PPT优秀课件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10-14)语文297

《王戎不取道旁李》PPT优秀课件 详细介绍:

《王戎不取道旁李》PPT优秀课件《王戎不取道旁李》PPT优秀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PPT优秀课件,共43页。

《王戎不取道旁李》PPT课件包含新课导入、学认字、整体感知、结构梳理、主题概括、拓展延伸、课堂演练等内容。

回忆我们学过的文言文《精卫填海》,你知道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什么?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借助注释、利用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今天,我们走进另一片文言文的学习。

王戎  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颖,神彩秀美。据说能直视太阳而不目眩。裴楷称赞他说:“戎眼烂烂,如岩下电。”王戎六七岁时,在宣武场看表演,当时猛兽在栅槛中咆哮,众人都被吓跑,只有王戎站立不动,神色自如。魏明帝曹叡在阁上看见后,称赞王戎是奇童。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吧!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和多个小孩子游玩,看见路边的李子树有好多果实,枝断了,许多小孩争相奔跑去摘那些果实。只有王戎不动。人们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李)树长在路边却有许多果实,这必定是苦味的李子。”摘取果实(品尝)确实是这样的。

... ... ...

关键词:王戎不取道旁李PPT课件免费下载,.PPT格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第一范文|第一PPT|免费作文|免费PPT课件下载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mzbm.com/yuwen/2022/30286.html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王戎不取道旁李》PPT优秀课件” 的相关文章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青蛙写诗》PPT精品课件下载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青蛙写诗》PPT精品课件下载

《青蛙写诗》PPT精品课件下载 详细介绍: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青蛙写诗》PPT精品课件下载,共25页。 《青蛙写诗》PPT课件包含学习目标、课文导入、课文讲解等内容。 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会写“下、个”等4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冖、灬、覀”。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赏析诗歌的意象》核心素养探究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赏析诗歌的意象》核心素养探究PPT

《赏析诗歌的意象》核心素养探究PPT 详细介绍: 《赏析诗歌的意象》核心素养探究PPT 第一部分内容:文本考点梳理 品味角度:分析意象含义 意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即熔铸了诗人主观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祝福》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祝福》PPT优秀课件

《祝福》PPT优秀课件 详细介绍: 《祝福》PPT优秀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素养目标 1. 理清小说的线索,体会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2. 抓住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3. 分析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把握祥林嫂的悲剧所揭示的主题...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四》PPT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四》PPT

《语文园地四》PPT 详细介绍: 《语文园地四》PPT 第一部分内容:识字加油站 你会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大小  上下  南北 男女  开关  正反 多少  来去  东西 好坏  黑白  里外 ... ... ... 《语文园地四》PPT,第二部分内容:字词句运用 读一读,说一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PPT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PPT 详细介绍: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PPT 第一部分内容:教学目标 1.了解姓氏源流进行文化寻根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 ... ...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PPT,第二部分内容:姓氏文化 百家姓 共23813个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辨识媒介信息》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辨识媒介信息》PPT

《辨识媒介信息》PPT 详细介绍: 《辨识媒介信息》PPT 第一部分内容:活动设计 传播过程中信息失真的具体情况比较复杂:有时,信息本身真实,但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损耗和扭曲;有时,真实的信息被传播者夸大、隐瞒、剪裁和篡改,以达成某种目的;有时,信息本身就是假的,以讹传讹……你碰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