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数学 > 正文内容

人教高中数学B版必修一 《常用逻辑用语》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PPT(第2课时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

第一网小编2年前 (2022-09-19)数学187

《常用逻辑用语》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PPT(第2课时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 详细介绍:

《常用逻辑用语》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PPT(第2课时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常用逻辑用语》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PPT(第2课时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常用逻辑用语》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PPT(第2课时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常用逻辑用语》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PPT(第2课时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常用逻辑用语》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PPT(第2课时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常用逻辑用语》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PPT(第2课时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

《常用逻辑用语》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PPT(第2课时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

第一部分内容:学 习 目 标

1.能正确写出一个命题的否定,并判断其真假.

2.理解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的意义.

3.会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重点)

4.掌握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是存在量词命题,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是全称量词命题.(重点、难点)

核 心 素 养

1.通过对命题的否定的认识,提升数学抽象的数学素养.

2.通过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的理解,提升逻辑推理的数学素养.

... ... ...

常用逻辑用语PPT,第二部分内容:自主预习探新知

新知初探

1.命题的否定 

(1)一般地,对命题p加以否定,就得到一个新的命题,记作“ p ”,读作“非p”或“p的否定”.

(2)如果一个命题是真命题,那么这个命题的否定就应该是假命题;反之亦然.

2.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一般地,对于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有下面的结论;

全称量词命题p:∀x∈M,p(x),它的否定 p:____________;

存在量词命题p:∃x∈M,p(x),它的否定 p:____________.

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是存在量词命题,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是全称量词命题.

初试身手

1.有以下命题:①没有男生爱踢足球;②所有男生都不爱踢足球;③至少有一个男生不爱踢足球;④所有女生都爱踢足球.其中是命题“所有男生都爱踢足球”的否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命题“∀x∈R,∃n∈N*,使得n≥x2”的否定形式是(  )

A.∀x∈R,∃n∈N*,使得n<x2

B.∀x∈R,∀n∈N*,使得n<x2

C.∃x∈R,∃n∈N*,使得n<x2

D.∃x∈R,∀n∈N*,使得n<x2

3.命题“∃x∈R,x2+2x+2≤0”的否定是 (  )

A.∀x∈R,x2+2x+2>0  B.∀x∈R,x2+2x+2≤0

C.∃x∈R,x2+2x+2>0  D.∃x∈R,x2+2x+2≥0

4.命题“任意x∈R,若y>0,则x2+y>0”的否定是________.

... ... ...

常用逻辑用语PPT,第三部分内容:合作探究

命题的否定

【例1】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其真假.

(1)p:y=sin x是周期函数;

(2)p:实数的绝对值都大于0;

(3)p:菱形的对角线垂直平分;

(4)p:若xy=0,则x=0或y=0.

规律方法

p是对命题p的全盘否定,其命题的真假与原命题相反.对一些词语的正确否定是写 p的关键,如“都”的否定是“不都”,“至多两个”的反面是“至少三个”等.

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

【例2】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其真假.

(1)p:任意n∈Z,则n∈Q;

(2)p:等圆的面积相等,周长相等;

(3)p:偶数的平方是正数.

规律方法

1.写出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的关键是找出全称量词命题的全称量词和结论,把全称量词改为存在量词,结论变为否定的形式就得到命题的否定.

2.有些全称量词命题省略了量词,在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将否定简单的写成“是”或“不是”.

跟踪训练

2.写出下列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

(1)p:所有能被3整除的整数都是奇数;

(2)p:对任意x∈Z,x2的个位数字不等于3;

(3)p:数列{1,2,3,4,5}中的每一项都是偶数;

(4)p:可以被5整除的整数,末位是0.

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

【例3】写出下列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

(1)p:∃x∈R,x2+2x+2≤0;

(2)p: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p:有一个素数含三个正因数.

规律方法

与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的写法类似,要写出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先确定它的存在量词,再确定结论,然后把存在量词改写为全称量词,对结论作出否定就得到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

课堂小结

1.p是对命题p的全盘否定,其命题的真假与原命题相反.对一些词语的正确否定是写 p的关键,如“都”的否定是“不都”,“至多两个”的反面是“至少三个”等.

2.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要注意以下问题:

(1)确定命题类型,是全称量词命题还是存在量词命题.

(2)改变量词:把全称量词改为恰当的存在量词;把存在量词改为恰当的全称量词.

(3)否定结论:原命题中的“是”“有”“存在”“成立”等改为“不是”“没有”“不存在”“不成立”等.

(4)无量词的全称量词命题要先补回量词再否定.

... ... ...

常用逻辑用语PPT,第四部分内容:当堂达标固双基

1.已知a<b,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c<0,a>b+c B.∀c<0,a<b+c

C.∃c>0,a>b+c  D.∃c>0,a<b+c

2.设命题p:∀x∈R,x2+1>0,则 p为(  )

A.∃x∈R,x2+1>0  B.∃x∈R,x2+1≤0

C.∃x∈R,x2+1<0  D.∀x∈R,x2+1≤0

3.下列命题的否定为假命题的是(  )

A.∃x∈R,x2+2x+2≤0

B.∀x∈R,x3<1

C.所有能被3整除的整数都是奇数

D.某些梯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4.“至多有2个人”的否定为________.

... ... ...

关键词:高中人教B版数学必修一PPT课件免费下载,常用逻辑用语PPT下载,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PPT下载,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PPT下载,.PPT格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第一范文|第一PPT|免费作文|免费PPT课件下载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mzbm.com/shuxue/2022/18843.html

分享给朋友:

“人教高中数学B版必修一 《常用逻辑用语》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PPT(第2课时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 的相关文章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8、7、6加几》20以内的进位加法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8、7、6加几》20以内的进位加法PPT精品课件

《8、7、6加几》20以内的进位加法PPT精品课件 详细介绍: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7、6加几》20以内的进位加法PPT精品课件,共16页。 学习目标 能正确计算8、7、6加几的口算 会用凑十法计算8、7、6加几 初步了解8、7、6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 想一想 运动会上,你...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加减混合》PPT下载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加减混合》PPT下载

《加减混合》PPT下载 详细介绍: 《加减混合》PPT下载,共18页。 复习导入 情景导入 仔细观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 探究新知 “4”“3”“2”在算式里分别表示什么?这道算式该怎么读? 要求现在有几只天鹅,该怎样列式?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的算式既有加法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整时》PPT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整时》PPT课件

《认识整时》PPT课件 详细介绍: 《认识整时》PPT课件,共12页。 情景导入 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什么? 探究新知 有12个数字,它们把钟面上均匀地分成12个大格。 分针:又细又长 时针:又粗又短 巩固练习 小明的一天 小明9时在做什么? 课堂小结 钟面上有12个数,长针是分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1-20各数的认识》11-20各数的认识PPT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1-20各数的认识》11-20各数的认识PPT

《11-20各数的认识》11-20各数的认识PPT 详细介绍: 《11-20各数的认识》11-20各数的认识PPT 第一部分内容:情境导入 考考你: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球?多少个小方块?多少根小木棒? 有(  )个 有(  )个 新知探究 10个一是1个十 11  读作:十一 1个十和...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0的认识》1-5的认识和加减法PPT课件下载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0的认识》1-5的认识和加减法PPT课件下载

《0的认识》1-5的认识和加减法PPT课件下载 详细介绍: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0的认识》1-5的认识和加减法PPT课件下载,共18页。 故事导入 亲爱的小猴: 妈妈有事晚点回家,我在家里留了几个桃子给你当晚餐,桃子的个数比1大比3小。 探究新知 0表示一个也没有。 0表示起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上下前后》PPT下载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上下前后》PPT下载

《上下前后》PPT下载 详细介绍: 《上下前后》PPT下载,共16页。 学习目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小朋友们应该对上下左右有了初步的了解。 2.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指出生活中的上下左右关系 课堂导入 新知探究 问题: 1. 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2. 你能用“上、下”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