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计算时间段》时、分、秒PPT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第一范文|第一PPT|免费作文|免费PPT课件下载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计算时间段》时、分、秒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学习重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学习难点】
用时分秒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 ...
计算时间段PPT,第二部分内容:温故而知新
赛跑比赛开始啦!
唉!我还是输了!
2时 120分
1时=60分
请你动动脑
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有意义的数学信息?
(1)直接数一数,7:30到7:45分针走了( )大格。
(2)离家与到校的时间整时数相同,直接求分钟时刻的差。
45-30=15(分)
(3)用到校的时刻减去离家的时刻。
7时45分-7时30分=15(分)
... ... ...
计算时间段PPT,第三部分内容:课堂练习
1. 选择。
(1) 秒针从2走到8,经过( )。
A.6秒 B.30秒 C.30分
(2)学校的早自习从7:50开始,到8:15结束,早自习的时间是( )。
A.35分 B.25分 C.15分
2.看图填空。
【答案】
8:30;20分;8:50
【解析】
都是八点多,直接用分相加减即可。
3.钟面上(如图)是这个时间时,( )看到月亮。
A.有可能
B.一定能
C.一定不能
... ... ...
计算时间段PPT,第四部分内容:课后巩固
1.填空。
(1)南京到上海坐汽车要3小时,上午9时40分出发,( )到达上海。
(2)“育才小学”每天早上8:50分开始第一节课,每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第二节上课时间是( ),该校上午共有三节课,中午放学时刻是( )。
【答案】
12:40 ;9:40,11:20
【解析】
(1)已知从南京到上海乘汽车需3小时,汽车上午9:40开,求下午几时到达,用开车时刻上午9时40分加上乘车时间3小时;即可得解。
(2)上第一节课开始时间加上每节课的时间,就是第一节下课时间;再加上10分钟就 是第二节上课时间,进而求出中午放学时间。据此解答 。
2.李老师每天早上7点从家骑车步行到学校,7:20到达。如果他每分钟骑车能走300米,请你帮忙算一算,李老师的家离学校有多少米?
【答案】
7:20﹣7:00=20(分钟)
20×300=6000(米)
答:李老师家离学校有6000米。
【解析】
李老师每天早上7点从家骑车步行到学校,7:20到达,共行驶了20分钟,依据路程=速度×时间即可解答。
... ... ...
关键词: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PPT课件免费下载,计算时间段PPT下载,时分秒PPT下载,.PPT格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第一范文|第一PPT|免费作文|免费PPT课件下载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8、7、6加几》20以内的进位加法PPT精品课件 详细介绍: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7、6加几》20以内的进位加法PPT精品课件,共16页。 学习目标 能正确计算8、7、6加几的口算 会用凑十法计算8、7、6加几 初步了解8、7、6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 想一想 运动会上,你...
《认识钟表》PPT教学课件 详细介绍: 《认识钟表》PPT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情景导入 猜一猜 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你猜猜看,好朋友是谁? 交流:你都在什么地方见过钟表?你知道钟表的那些知识? ... ... ... 认识钟...
《认识整时》PPT课件 详细介绍: 《认识整时》PPT课件,共12页。 情景导入 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什么? 探究新知 有12个数字,它们把钟面上均匀地分成12个大格。 分针:又细又长 时针:又粗又短 巩固练习 小明的一天 小明9时在做什么? 课堂小结 钟面上有12个数,长针是分针,...
《连加连减》6-10的认识和加减法PPT课件下载 详细介绍: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6-10的认识和加减法PPT课件下载,共20页。 学习目标 1.理解并说出连加、连减的含义; 2.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 3.能正确计算连加、连减的算式。 看图列式 小明在院...
《加减混合》6-10的认识和加减法PPT教学课件 详细介绍: 《加减混合》6-10的认识和加减法PPT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复习导入 1. 口算。 4+3+3= 9-5-2= 3+4+0= 10-3-7= 5+1+3= 7-0-6= ... ... ... 加减混合PPT...
《比大小》PPT教学课件 详细介绍: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PPT教学课件,共18页。 教学目标 1.认识符号“>”“<”“=”,知道这些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来描述5以内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在用具体事物比较到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的过程中,体会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感受一...
9秒前
49秒前
50秒前
4分钟前
1天前
417 浏览范文大全
392 浏览政治
353 浏览语文
336 浏览语文
278 浏览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