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七年级活动 尝试与评述
七年级 第四单元 活动三 尝试与评述
活动三 尝试与评述
教学设计(一)
设计思路
1.根据本单元活动一、二,结合学生实际,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和学校的实际环境,引导学生观察学校环境,发现存在的校园环境中不和谐和不完备的因素。思考怎样在现有的条件下为校园添光彩,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与校园生活的需要。在体现学校特色的基础上,提出具体可行的设计方案。
2.学生分组合作,通过研讨,提出自己的设想,各组以制作小报的形式写成建议书,大胆提出改造设想,在小组内采用分工合作形式,具体实施设想中每一步骤,用美术的知识与技能最终体现出来。
3.在最后的创想、作品展示时,由学生自我阐述所设计作品的构思,创意。对思考与实践的过程进行描述,与全体同学共享活动中的体验,从而建构新的实用与审美的设计观。
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学生通过运用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知识,对自己所在的校园的环境进行有针对性地研究,并进行设计的尝试,同时对学校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学生通过此课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体验研究式的学习方式,使他们提高调查研究、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学生通过“我为校园添色彩”课程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关注学校的形象与建设,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荣誉感。通过调查、研讨、设计、展示,运用美术知识,对校园设计的理念、校园环境的改造等问题进行探究,提高环境艺术的审美水平,培养美术综合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设计新理念。
教学难点
设计稿的绘制与模型的制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组织教学
导入
复习
讲新课
学生实践
小结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学具。
二、复习旧知识
校园建设的新理念
我们的校园文化有哪些环境设计可以体现我们自己的特色?在校园设计中如何体现文化特色、人文特色、绿色特点,突出校园设计的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
三、讲授新课
图片展示校园的设施,如:电话亭、休闲椅、体现学校育人理念的宣传长廊、体现学科活动场所(生物园、地理园、英语角、艺术角等)和方便学生在校生活的设施等。
教师和学生探讨如何设计、用什么材料精心制作,来实现设想。如平面图(手绘或计算机制作)。
四、实践要求
1.小组讨论、分工承担一项任务,准备自己制作所需的材料。
2.制作要求:
每组任选2-3项,独立或合作完成均可。例如:校园一角模型制作;如:休闲角、科技角、英语角、艺术角、雕塑、宣传展板等。
学生可以自选材料,如:彩色复印纸、卡纸、石膏板、软陶、
色彩工具等。
3.学生实践教师辅导
五、课堂小结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谈自己的创作体会,小组组长阐述本组学生作品的设计思想。谈自己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畅想。
教师总结:
鼓励学生通过关心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大胆的创想和改造的方案,用自己的热情与爱心为自己的校园增光彩,希望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关心身边的环境。
1.发放或摆放学习用具。
2.学生思考、回想以往知识。
3.学生讨论校园环境设计从哪些方面考虑。
学生讨论分工,选择材料
精心制作。
学生展示作品,阐述设计思想,交流学习,互相评价,共同进步。 共2页,当前第1页12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第一范文|第一PPT|免费作文|免费PPT课件下载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