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典故素材 第2页

成语典故素材 踌躇满志成语故事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04)241
  成语解释:  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心意。形容心满意足或十分得意的样子。多指对己所得的成就十分得意。  成语出处:  庄周《庄子 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成语繁体:躊躇滿志  成语简拼:CCMZ  成语注音:ㄡˊ ㄨˊ ㄇˇ ㄓ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

成语典故素材 成语曲高和寡的故事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04)218
  乐曲的格调越高,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难觅。现多用于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艺术作品等高雅深奥,以至于很少有人能理解或接受。  战国时,楚国大夫宋玉才能很高,但是他写的文章太深奥,许多人都看不懂。有些人因此不满,背后说他为人孤傲。楚王听到,就把他找来问道:“人们经常在后面议论你,对你不满意,是...

成语典故素材 孝顺成语故事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04)184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那么,关于孝顺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一、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

成语典故素材 桃李满门的成语故事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04)216
  桃李,指学生。桃李满门比喻学生很多。小编收集了桃李满门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  唐高宗时,有位清廉的官名叫狄仁杰,他曾在一年之内,裁决了一万七千多人的罪名。在江南当巡抚使时,他率先追查各地来历不明的宗教所建立的庙宇,以破除人们的迷信;在担任预州刺史时,他更全力救助那些含冤受罪的人,有二千多人得以...

成语典故素材 关于战争的成语故事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04)270
  篇一:【草木皆兵】  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383年,苻坚率领步兵、骑兵90万,攻打江南的晋朝。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8万前去抵抗。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  谁料,苻坚的先锋部队25万在寿春一带被晋军出奇击败,损失惨重,大将被杀,士兵死伤万余。秦...

成语典故素材 成语故事:倒绷孩儿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03)192
倒绷孩儿  【拼音】dào bēng hái ér  【成语故事】宋仁宗时期,读书人苗振做了几年官然后去朝廷应试,当朝丞相晏殊让他温习功课。苗振说自己不会倒绷孩儿的。结果苗振在考试中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写成“普天之下莫非王”而落选。苗振见晏殊觉得十分羞愧。  【典故】岂有三十年为老娘而倒绷孩儿者...

成语典故素材 燃眉之急的成语故事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03)196
  燃眉之急:火烧眉毛那样紧急。形容事情非常急迫。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燃眉之急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  【注音】rán méi zhī jí  【典故】  问:‘如何是急切一句?’师曰:‘火烧眉毛。’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元祐初,温公入相,诸贤并进用,革新法之病民者,如救眉燃,青苗、助役其尤也...

成语典故素材 伏龙凤雏的成语故事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03)242
  伏龙凤雏: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着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伏龙凤雏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  【拼音】fú lóng fèng chú  【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刘备向司马徽请教指点时局,司马徽向他推荐说,这里有伏龙、凤雏都是识时务的俊杰。刘备急切问...

成语典故素材 五个有关羊的成语故事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03)183
  1、羊裘垂钓  比喻隐居生活。  成语故事:汉朝时期,严光少年时期与汉光武帝刘秀是同学。刘秀即位后,严光不愿当官,改名隐居起来,刘秀亲自到他的住所请他出山,他委婉谢绝。严光经常与渔人住在一起,经常穿着羊皮衣去钓鱼,自得其乐。  2、歧路亡羊  亡:丢失。在岔道上跑丢了羊。比喻人生道路复杂,掌握不...

成语典故素材 不翼而飞的成语故事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03)201
  不翼而飞:没有翅膀就飞走了。形容消息等流传迅速;也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小编收集了不翼而飞的成语故事,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拼音]:bù yì ér fēi  释义] 翼:翅膀;不翼:没有翅膀。没有翅膀就飞走了。形容消息等流传迅速;也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作“无翼而飞”。  [语出] 《管子·戒...

成语典故素材 一不做 二不休的成语故事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03)212
  成语“一不做,二不休”由此而来,比喻不做则已,既然已经做了,就索兴做到底。出自 唐·赵元一《奉天录》卷四:“光晟临死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成语故事】  唐德宗时,有支军队在长安叛变,拥立原卢龙节度使朱泚(cǐ)为皇帝。朱泚自称大秦皇帝,拜张光晟(shèng)为副将。唐德...

成语典故素材 青藜学士的成语故事

第一网小编3年前 (2022-09-03)239
  青藜学士:指博学之士。下面是小编收集的青藜学士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  【注音】qīng lí xué shì  【成语故事】  西汉成帝时期,传说刘向在天禄阁聚精会神校书,夜晚有一个穿黄衣的拄着青藜拐杖的老人进入,看见刘向暗中独坐诵书,就吹气青藜杖,向他传授《五行洪范》,刘向担心遗漏就撕开自己...